“禀陛下,臣举荐前兵部尚书,经略蓟辽的孙承宗担任兵部尚书一职。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黄立极说完,内阁其余人等均出列表示附议赞同。
能不附议嘛,皇帝都近乎挑明了孙承宗担任兵部尚书,和搜查内阁之间你们选一个。
这还用选吗,或者说有的选吗?
而最兴奋的当属钱谦益等一众东林党,孙承宗本就是东林一员,被迫辞官也是受阉党所害。
如今若是归朝东林的实力瞬间暴涨。
随后大明朝堂,出现了数十年从未出现过政见统一的一幕。
黄立极等人开口,阉党附议。
东林党派随后也纷纷表示附议。
还未进入京城的孙承宗,已经被确定为新任兵部尚书。
接下来便是兵部侍郎,吏部尚书房壮丽出列。
“禀陛下,兵部左侍郎之位臣举荐原辽东巡抚袁崇焕。”
说完抬头。
“此人擅兵懂伐,辽东大捷便可见其领兵之能,若是将其召回辅佐孙承宗,兵部之事大有可为。”
这位房壮丽的为人处理政务的能力都是合格的,属于中立派。
哪怕东林党和魏忠贤斗的最狠的时候依然保持中立。
但他的中立并未贯彻始终,在魏忠贤被铲除后他和宣党以及昆党结盟对抗东林党。
究其原因,还是魏忠贤死后东林党变质不停攻讦朝臣自保的举动。
就在房壮丽音落之时,一人随即出列。
“禀陛下,对房尚书推荐之人臣不敢苟同。”
说话之人乃是内阁成员之一,冯铨。
此人攀附魏忠贤从而得到重用进入内阁,后来投降满清受到多尔衮重用,官拜礼部尚书。
而他被满清所看重,是因为他制定了一套完整统治汉民的手段,包括焚毁书籍和篡改礼制等等。
满清残酷镇压奴驭汉人,他居功至伟。
“袁崇焕虽有统兵之能,但其人自傲无圣,辞官归乡乃为自觉不公所致,此等目无尊上不懂皇恩之徒若轻易起复,定会导致其更加的骄横无礼。”
“望陛下三思。”
这话说的没问题,袁崇焕之所以辞官就是因为感觉封赏的少了,所以置气之下辞官走了。
居功自傲是成立的,更因为他觉得朝廷离不开他。
但问题是说这话的人有问题。
若是这话孙承宗说崇祯会很认同,但这话从冯铨嘴里说出来崇祯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袁崇焕创造了宁锦大捷,可最后却只是赏了三十两银的始作俑者,就是这个冯铨。
他不想让袁崇焕掌兵,因为现在掌控辽东军务的高第是他的亲信好友。
“冯铨,朕若没记错,兵部呈文都是由你票改的,那崔呈秀到底有没有将扩修驿站之事呈奏你最清楚吧?”
嗳?
冯铨闻言顿时一愣,不是,这事不是过去了嘛。
那俩死谏的实现了诺言,崔呈秀为这事已经主动请辞了,而且连带把兵部左右侍郎全部强迫致仕。
现在不是在说兵部新任侍郎吗,怎么又回去了呢?
“朕在问你,崔呈秀到底有没有呈奏内阁?”
冯铨顿时后悔了,要是早知道这个愣头青一样的皇帝脑回路这么清奇他绝不站出来。
按照惯例,初临朝的帝王做到这等地步已是大胜,随后要做的是安抚,把拿掉的人换成自己心仪之人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