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依旧坐在寝殿中央的椅子上。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
看着带着兴奋和恭敬之色退下的魏忠贤,他的心里也是微微松了口气。
自己的第一步成功了,收服了魏忠贤自己就不再是光杆司令。
不然在朝堂上是个牌位,回到皇宫无人可用随时都有可能被易溶于水,这样别说拯救大明改变未来走向。
甚至可能会开创穿越者最快嘎掉的纪录。
而想要改变未来走向的第一步,就是清理皇宫将锦衣卫拿到手,如此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才能筹谋后面的事。
历史上的崇祯登基后也是选择拉拢魏忠贤,好言相待更是对那些参奏魏忠贤的奏章置之不理,反而将魏忠贤的党羽封赏了个遍。
稳住魏忠贤后联合东林党一举将魏忠贤党羽拔除。
但对于历史上崇祯的做法,他直接否决了。
因为他知道一件事,魏忠贤没有造反之心更没有背叛皇帝的意图,不然他也不会选择相信和投靠崇祯。
历史上的崇祯是一位果决的皇帝,也是一位勤勉的皇帝,但最大的短板就在于他没学过帝王心术。
甚至连一位合格的老师都没有。
铲除阉党被称为加速大明覆灭的原因在于,崇祯痛恨党争却根本不懂什么叫做党争。
他以为铲除阉党就会让朝堂为之一清,所有人都能如口中所言那般励精图治重兴大明。
但实际上,那些人打着铲除阉党的名义相互倾轧往来构陷。
原因很简单,东林党在朝堂被干的近乎绝户在于魏忠贤,但主力是曾经的三党成员以及其他对阉党亲近之人。
如今阉党倒台东林重兴,这个仇自然要报。
所以大批人被打成阉党标签下狱问罪,而那些人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奋起反击。
没人再想着处理政务,精力全部放在害人和防止被害上,你主张的事我就反对无论对错。
你推荐的人我就罗列他的罪状否决,管他是孙承宗还是孙传庭,只要对党争有利的事绝对不会妥协。
你说支援前线我就说劳民伤财国库无银,你说社稷兴亡我就提祖训规制,再从中找到漏洞坑你一把。
这就是明末党争亡国论的由来,也是真正的原因所在。
这一切看似由魏忠贤而起,但实则乃是大明两百多年积攒下来的病症。
而想要解决这个病症,魏忠贤至关重要。
所以他绝不会用历史上崇祯之法安抚魏忠贤,因为那样他根本不能在最短时间内拿掉田尔耕,更不能拿回锦衣卫这个暴力机构。
历史上锦衣卫指挥使的最佳人选是李若琏,但李若琏是在崇祯元年考中的武进士,现在还没官身。
而方正化则被后世称为明末太监里猛人之首,更有说他就是东方不败的原型。
最重要的是,这位猛人乃是绝对的忠贞不二。
用功不如用过,没有拉拢没有褒奖更没有赏赐,从魏忠贤进入寝殿的那一刻起就掉进了他的节奏里。
摸不清就会惶恐,似是而非就会害怕绝望,绝望到了极致就会忘了自己手上的筹码。
所以当他说出那句‘若非皇兄临终留言忠贤可用’朕恨不得现在就剐了你之后,魏忠贤立刻叩头谢恩。
这句话代表他现在不会死,但也代表你最后是否会死要看你能否让朕满意。
正是因为这些铺垫,才能在淡然之间拿掉田尔耕和许显纯,更是将曹文诏从辽东调入京城。
曹文诏,明末猛人录里排名第四。
之所以排名第四不是老曹能力不行,而是排在他前面的人实在强的没边。
因为排名第一的,叫孙承宗。
排名第二的叫孙传庭。
排名第三的叫卢象昇。
就连洪承畴和左良玉在老曹面前都不够看。
老曹究竟有多强用两句话就能概括。
他跟过孙承宗,跟过熊廷弼也跟过袁崇焕,干过努尔哈赤,干翻过皇太极更干倒了阿敏。
牛人他全跟过,建奴的猛人他全干躺过。
后来西北叛乱征讨王嘉印,愣是追着打了两个月直接把王嘉印干崩溃了。
王嘉印不出名,但他手下有两个大名鼎鼎的小兵。
一个叫李自成,一个叫张献忠。
到任月余,五台,盂县,定襄,寿阳贼尽平,但凡跟他打的叛军都撑不过一天,随后太谷,范村,榆社,贼几尽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