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闻言大惊,连忙躬身开口。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
“陛下,魏忠贤权势太大,非但皇宫里太监尽皆仰其鼻息,更豢养数万净军,若非朝臣联合刘太妃施压命其为先帝守灵,怕是此刻....”
未等王承恩的话说完,崇祯便是挥手将其打断。
“朕自有论断,传其即来见朕。”
崇祯知道王承恩想说什么,也知道他的顾虑是什么。
此刻魏忠贤的势力太大,非但皇宫里遍布他的眼线,就连朝堂之上半数朝臣都是他的义子义孙。
大明权力核心内阁,以首辅黄立极为首的七人皆为阉党,替皇帝披红的司礼监也尽为党羽。
大明的奏章分为题本和奏本,题本是公事,而奏本则是官员私事,比如请假或者皇帝国寿说吉祥话之类的。
奏章先送内阁,内阁商讨后给出处理意见为票拟,随后送司礼监呈圣御笔签批,此为批红。
这是太祖定下的规矩,但经历嘉靖和万历两代‘圣贤’之后,这批红的权力就彻底落到了司礼监之手。
处理国家政事甚至下发圣旨,都可以不经过皇帝直接运作,这也是魏忠贤经常矫诏(假传圣旨)的原因。
因为各个实权机构都是他的人。
所以王承恩担心,魏忠贤会对自家这位被文官力排众议抬上皇位的主子不利。
看着带着担忧之色离去的王承恩,崇祯并没有开口解释什么。
他没有金手指更没有系统,但他知道未来局势的走向,知道谁忠谁奸,更知道所有人不知道的事情。
魏忠贤的恶行罄竹难书,这是史书上明确记载的。
但这所谓的史书是满清篡改过的,而作为前世研究明史之人,他看到过和满清明史里不一样的魏忠贤。
首先,他是绝对忠于天启之人。
而这个人最大的能耐就是,搞钱。
而比搞钱本事更牛逼的,是拉拢人心。
浙党,齐党以及楚党在被东林党压的只剩一口气的时候,他把三党之人全部收拢,转头将东林党干的支离破碎。
而他拉人的手法极为简单粗暴,实在。
不玩虚的,有钱大家一起赚,有事一起上,不看出身更不看党派学识,只要加入阉党那就是自己人。
东林党干不过魏忠贤的原因在于,清高。
入党要求太高且门路太少,要么同乡,同事(同科进士)要么座主(师生关系)必须是知识分子还得是高级知识分子,进士或者翰林。
底子还得干净名声得好,论无耻不如老魏,论人数也不如老魏,不输才怪。
而他更是利用明太祖朱元璋设立地域回避制,即南人赴北为官,北人赴南就任来避免官员贪污受贿的制度,将自己的心腹全部安插进东林党的老家。
辞官就想回家过好日子,做梦呢。
当你的面在你老家捞钱,你敢炸刺咱家就能整一道假圣旨弄死你。
然后把东林党的人要么安排到不毛之地,要么安排到全是刁民的地方。
老实待着就让你当个傀儡官,瞎蹦跶东厂也不是惯孩子的主。
而这魏忠贤更神奇的一点在于,不收农赋而取商税。
他的罪行数都数不清,但很少能找到关于他压榨平民百姓的记载,但对于那些商人下刀又快又狠。
他的贪连蝇头小利都不放过,但在他掌权之时大明九边官军虽然还达不到满饷,但却是天启和崇祯年间最充裕的时间段。
也是明军战斗力最强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接连战败的时间段。
而还有一件不为人知之事,便是他组建的那支净军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时全部战死。
且无一背向敌陨者,全部死在冲锋的路上没有一人逃跑。
更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这支被人唾弃的净军的精神图腾,是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