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寡妇那番“霸占山林”的阴损话,像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面,虽没立刻掀起大浪,却也荡开了几圈涟漪,悄无声息地传到了某些人耳朵里。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不过眼下更惹人眼红的,却是简家后坡那片乱石地。
明明已是深秋入冬,寒风刮得人脸生疼,别家地里的庄稼早就收割完毕,光秃秃一片,顶多剩下些枯藤败叶。可简家那片新开出来的地,却邪门得很!
那红薯藤,绿得跟夏天似的,油亮亮的叶子透着股子精神气儿;扒开垄边的土,就能瞅见底下藏着的、鼓鼓囊囊的大红薯。还有那土豆,别人家的早该枯萎了,它那秧子还挺拔着,隐约还能看到新结的小土豆!最绝的是角落里几株林小夏“顺手”种下的晚季豆角,竟然还颤巍巍地挂着几条嫩生生的豆荚!
这景象,在大冬天里简直就是个奇迹!
免不了有人看着眼热,凑过来旁敲侧击:
“哎呀,小夏,你家这地是咋侍弄的?也忒肥了!大冷天的,还能长东西?”
“是啊是啊,用的啥好肥料啊?教教我们呗?是不是偷偷买了化肥?”最后一句,带着明显的试探和不怀好意。
林小夏正弯腰查看红薯的长势,闻言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带着点憨厚的笑容:“哪能买化肥啊,那多贵!再说了,咱队里也不兴那个。”她指了指地头堆着的草木灰和不远处自家沤肥的小坑,“就是些草木灰、烂菜叶子,还有攒的人粪尿呗。勤快点,多上几遍肥,地自然就肥了。”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全是农家常见的土法子。问话的人将信将疑,但也挑不出错处,毕竟简家母女俩那阵子天不亮就去平整土地、挑水浇肥的辛苦劲儿,大家也是看在眼里的。只是心里那点疑惑和嫉妒,像野草一样,压下去又悄悄冒头。
这天下午,苏清雨拿着一本封面有些泛黄的旧书,找到了正在场院边上修理脱粒机零件的简子阳。
秋收虽然结束了,但农具的保养和维修不能停。简子阳正蹲在地上,专注地摆弄着一个卡扣,手指上沾满了黑乎乎的机油。
“子阳哥,”苏清雨的声音轻轻柔柔的,带着特有的书卷气,“我看你对农具挺有研究的,这本书是我以前偶然得来的,讲的是一些农作物的种植和改良技术,我觉得……可能对咱们队里的生产有点用处,你看看?”
她把书递过去,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眼神清澈,仿佛真的只是为了集体利益着想。
简子阳抬起头,看了一眼那本书,眉头微不可查地动了动。他是个爱看书的,对于能提高产量的技术,他向来不排斥。只是……
“这太……”他想说太麻烦你了,或者干脆说他自己看不太懂。
“哎呀,你拿着吧!”苏清雨不由分说地把书塞到他手里,还不忘避开他沾了油污的一只手,语气带着一丝坚持,“就当是……为了大家嘛。你看完了,也可以给队长或者其他懂行的人看看。我先回去了。”
说完,她像怕简子阳会还回来似的,转身快步走了。留下简子阳拿着那本散发着旧纸墨香的书,站在原地,有些不明所以。
晚上,煤油灯下。
林小夏纳着鞋底,眼角的余光瞥见简子阳正捧着白天苏清雨送的那本书在看。男人看得极其认真,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锁,手指还在书页上比划着什么。
呵,这苏知青,段位果然不低。送书,既显得自己有文化、关心集体,又能创造和简子阳接触、交流的机会,一箭双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