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河西的张议潮,并没有选择自立为王,而是派出他的哥哥张议潭,带着十一州图籍前往长安,献给当朝皇帝,同时也让张议潭留在长安当人质,用来消除皇帝的猜忌。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唐宣宗大中五年,张议潭经过几千里的跋涉,终于到达了他们梦中的长安,并向当朝皇帝报捷。
李忱和满朝文武,看着风尘仆仆过来报捷的使者,不自觉的眼眶湿润了。}
李忱看着天幕眼角也湿润了,难怪他感觉这件事跟他有关系,原来是几年后的事,他忍不住哀叹一声,现在的大唐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现在知道了历史,可根本拿不出来一点力量去支援张议潮,有时候他宁愿不知道这件事,这样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心里压力。
张议潮看着天幕没有说话,他已经在心里默默的计算时间,算完以后感慨了一下,原来今年已经大中元年了,这年号换的好快啊,看来明年就可以起兵了,这次要准备的更加充足。
郭昕也感慨万千,可惜两个人没有生在同一时代,要不然他往东打,张议潮往西打,两个人很快就能会师,然后一起打通和大唐的联系,再重铸大唐的荣光。
李世民眼里都是想要,这么好的臣子要是和他同一个时代该多好,既能打,又懂事,这种臣子可不多见啊。
{李忱在大喜之下,赐归义军军号,并封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兼十一州观察使,统领河西所有军政事务。
大中十年,不甘心的吐蕃卷土重来,张议潮率军奔袭千里,活捉敌酋于军前绞首示众,随后全军齐奏大阵乐,慷慨而归,这一刻河西就是盛唐。
大中十二年,张议潮派侄子张淮深,率军进攻凉州,张淮深在凉州城下苦战三年,才将其攻克,至此被吐蕃占据近百年的河西走廊全境光复。
生活在河西四千余里的百姓,再一次成为了大唐的子民。
当捷报传到长安的时候,李忱激动的泪流满面,亲自在宫中设宴,为张议潮庆功。}
嬴政看到这里,忍不住叹息一声,怎么忠臣都是人家的,他的大秦怎么就没有呢,又想到肯定是胡亥嚯嚯光了,就赏了胡亥二十棍。
{然而,功高震主的道理亘古不变,随着张议潮的声望越来越高,朝廷对他的猜忌也越来越深。
公元866年,他的兄长张议潭在长安病逝,七十一岁的张议潮,将归义军的指挥权交给侄子张淮深,自己前往长安担任闲职。}
皇帝们看到这里谁也没有发表意见,他们都懂功高震主的道理,有时候明眼人都知道的混招,他们也会出,就是因为要避免有些臣子功高震主。
{离开敦煌那天,百姓们携老扶幼,哭着为他送行,张议潮回望这片自己浴血奋战半生的土地,眼里都是不舍,可是他也没有别的办法。
他走在去长安的路上,时而沉思,时而放声大笑,当长安城墙屹立在他的眼前时,他红着眼呢喃道“长安,我来了。”}
郭昕看着天幕,他的眼也红了,这也是他魂牵梦绕的长安啊,自从离开后就再也没回去过,他很羡慕张议潮,最起码张议潮还能在长安安享晚年,可惜他再也回不去了。
突然他的眼神坚定了起来,这是历史上的郭昕,可不是现在的他,他既然知道未来,就一定有办法改变,到时候带着这些老兄弟一起回家。
【 归义军,张议潮,十路信使,九死一生,他们从来就没有想过放弃,因为他们都有关于盛唐,关于王朝的信仰!
是的,那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大唐。
西北有孤忠,中原有全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