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林薇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短视频后台数据,眉头紧紧皱在一起。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连续一周,她的视频播放量都在两万左右徘徊,点赞率不足 3%,和之前动辄十万播放、上万点赞的热度相比,落差悬殊。最新发布的 “职场妈妈通勤穿搭技巧”,甚至出现了 “内容老套”“没新意” 的负面评论,这是她做短视频以来,第一次遭遇如此明显的 “滑铁卢”。
“还没睡?” 张远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书房,看到林薇疲惫的侧脸,心疼地说,“都凌晨了,数据的事明天再看不行吗?你这几天都没睡好,黑眼圈都快掉到下巴了。”
林薇接过牛奶,却没喝,只是指着屏幕上的评论区:“你看,粉丝都说内容重复了。我翻了翻之前的视频,发现最近一个月,要么是职场技巧,要么是育儿经验,确实没什么新东西。再这样下去,粉丝该流失了。”
“别急,” 张远坐在她身边,翻看她的视频列表,“你之前拍的‘带娃学 ai’‘婆媳合作拍视频’这些,不都挺受欢迎的吗?或许可以从生活里找灵感,不一定非要局限在‘技巧’和‘经验’上。”
“我也想过,” 林薇叹了口气,“可每天除了带娃、做兼职,就是拍视频,生活圈子就这么大,能拍的素材早就拍得差不多了。而且粉丝关注我,就是为了看实用的内容,要是拍些无关紧要的日常,又怕他们觉得我‘不务正业’。”
两人沉默了片刻,张远突然眼睛一亮:“对了,你做兼职项目时,不是用 ai 工具分析过用户需求吗?短视频也可以试试啊!让 ai 帮你看看,粉丝现在最想看什么。”
林薇猛地抬起头,像是被点醒了。是啊,她之前帮亲子阅读 app 做优化时,就是靠 ai 分析用户画像,才精准找到优化方向。短视频粉丝也是 “用户”,或许 ai 真能帮她找到突破瓶颈的办法。
第二天一早,林薇就打开了之前常用的 “用户需求分析 ai 工具”,将自己账号的粉丝数据、近三个月的视频播放量、评论关键词等信息全部导入。半小时后,ai 生成了一份详细的 “粉丝需求报告”:
核心用户群体(25-35 岁职场妈妈)当前最关注的三大话题:一是 “产后重返职场的心理调适”(评论提及率 42%),二是 “兼顾工作与育儿的时间管理痛点”(提及率 38%),三是 “职场妈妈的自我情绪疏导”(提及率 35%)。报告还特别指出,粉丝对 “真实经历分享” 的偏好度(68%)远高于 “纯技巧输出”(32%),尤其是 “失败经历”“焦虑时刻” 等 “不完美” 内容,更容易引发共鸣。
看着报告,林薇茅塞顿开。她之前总想着展现 “光鲜亮丽” 的一面,分享的都是经过筛选的 “成功经验”,却忽略了粉丝真正需要的 —— 是能看到 “和自己一样的困境”,是能从别人的经历中获得 “被理解” 的安慰。
“我知道该拍什么了!” 林薇激动地抱住张远,“ai 说粉丝想看‘真实经历’,那我就拍‘产后重返职场的焦虑时刻’,把我面试失败、担心被淘汰的真实心情讲出来,肯定能引起共鸣!”
张远笑着点头:“这个主意好!你之前总怕暴露‘不完美’,其实粉丝就是因为你真实才喜欢你的。对了,你可以拉上我一起拍,重现一下你当初面试失败后,咱们俩在家互相打气的场景,肯定更有代入感。”
有了方向,林薇立刻行动起来。她没有写复杂的脚本,只是和张远一起,在客厅里还原了面试失败那天的场景:她穿着职业装,疲惫地坐在沙发上,手里捏着没通过的面试通知;张远递过一杯水,轻声安慰她 “没关系,我们再找别的机会”。镜头前,林薇没有刻意煽情,只是平静地讲述当时的心情:
“那天从公司出来,我觉得自己像个失败者。曾经以为,只要有能力,就能在职场上站稳脚跟,可当了妈妈后才发现,‘平衡’两个字,比想象中难太多。我怕自己跟不上行业节奏,怕被年轻同事淘汰,更怕有一天,除了‘妈妈’这个身份,我什么都不是……”
说到动情处,林薇的声音有些哽咽,张远适时地握住她的手,画面温暖而真实。视频结尾,她对着镜头微笑:“后来我才明白,职场妈妈不需要‘完美’,只需要‘勇敢’—— 勇敢面对不完美的自己,勇敢接受暂时的失败,勇敢一步步往前走。”
视频剪辑好后,林薇犹豫了很久才点击 “发布”。她怕暴露脆弱会让粉丝失望,更怕负面评论再次出现。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视频发布两小时后,播放量就突破了五万,评论区里全是温暖的留言:
“看哭了,我现在也在备孕,一直担心生完孩子回不去职场,看了你的视频,突然没那么害怕了”
“原来厉害的薇姐也会有焦虑的时候,感觉离你更近了。我上周也面试失败了,明天继续加油!”
“求多分享一些‘不完美’的经历,比起完美的技巧,我更想知道你是怎么熬过那些难捱的日子的”
看着这些评论,林薇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她突然意识到,粉丝喜欢的,从来不是 “无所不能” 的 “职场妈妈导师”,而是和他们一样,会焦虑、会迷茫,却依然努力向前的 “普通人”。
借助 ai 的 “东风”,林薇又接连拍摄了几条 “真实经历” 系列视频:“带娃学 ai 时,我也曾把代码看哭”“和婆婆因育儿观念吵架后,我们是怎么和好的”“兼职项目搞砸时,我如何调整心态”。每条视频都没有刻意包装,而是真实展现她的 “狼狈” 与 “成长”,播放量节节攀升,粉丝数也从二十五万涨到了三十万。
更让她惊喜的是,一条 “职场妈妈时间管理痛点” 的视频,吸引了国内知名母婴品牌 “暖芽” 的注意。品牌负责人通过后台私信联系她,希望能合作推出 “职场妈妈高效时间管理” 系列短视频,还邀请她担任品牌 “职场妈妈赋能计划” 的形象大使。
“暖芽?就是那个主打‘科学育儿、妈妈优先’的品牌吗?” 张远看到消息,兴奋地说,“他们家的吸奶器和背奶包,口碑特别好!能和他们合作,对你的账号来说,可是质的飞跃。”
林薇也很激动,但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认真研究了品牌的理念和产品。她发现 “暖芽” 不仅注重产品实用性,还经常举办 “职场妈妈分享会”“产后心理疏导公益课” 等活动,和她 “赋能职场妈妈” 的初衷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