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柳眼睛瞪得溜圆:“爷,‘共织权’太妙了!听得我都有些心动了。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上次有位小姐,就因为想亲手做一件衣裳,特意来咱们商行买了十匹布。要是能让她亲手织布,她肯定会到处炫耀,带动更多人来办会员。”
娄昭阳核算着:“会员制能锁定长期客户,按京城士绅贵族的数量,预计能发展两百名会员,每人每年至少消费两百两,仅会员消费就能带来四万两的销售额。”
“爷,贵族的策略定了,那普通百姓呢?”柳柳问道,“他们买不起高价布,总不能也搞星象、风水这套吧?”
陈为接过话头:“平民最看重实惠。锦绣庄的布太贵,直接卖肯定不行。但咱们可以和他们的‘盼头’绑在一起——比如科举、节气。”
“科举是个好路子。”赵玉琸赞同道,“大垚每次都有上万学子赶考,他们和家里人,都想沾点‘文运’。咱们可以做‘状元锦’系列,和各书院合作,把历年状元的文章名句,用微缩织法织进布里,远看是祥云纹,近看才看得见字。宣传语就说‘身着状元锦,沾得文曲星’。”
娄昭阳在脑中过了一遍:“学子的衣服不用太好,但‘状元锦’可以做中等价位,比普通布贵一成,比锦绣庄的布便宜八成。”
“还有‘登科香云纱’。”赵玉琸补充道,“在染布时加入我们的香料,让布自带书卷气。在店铺里搞‘闻香识锦’,让顾客盲闻选布,买布送‘备考锦囊’——里面有墨锭、毛笔。既实用,又讨个好彩头。”
“还有,”娄昭阳接着说,“在元宵、端午这些节日,搞‘节日限定’。比如端午,推出‘安康绸’,在丝绸上织入‘五毒’纹样,寓意驱毒辟邪,买一匹送一个香囊。让普通百姓觉得划算,又有节日氛围。”
赵玉琸接着说:“针对百姓的方案,要控制成本。节气锦匣用的丝绸,我们可以和锦绣庄协商,拿他们的二等品,代理价每匹十两,但我们一次订一千匹,让他们把价格降到七两。加工时,简化工艺,成本控制在三两,每匹总成本十两。且我们按‘订阅制’,一年十二个节气,收三两银子,看似低于成本,可订阅制能锁定客户,而且百姓订阅后,大概率会再购买我们的其他产品,比如西域香料、绣线,能通过其他品类盈利。”
娄昭阳点头:“思路很稳妥。节气锦匣虽然单匹利润低,但能带动其他产品销售。按京城普通百姓的数量,预计能发展五千名订阅用户,仅订阅费就能收一万五千两,再加上节日活动,三个月内针对百姓的板块能卖出两千匹丝绸,虽然每匹利润少,但胜在量多,能为锦绣庄带来四千两的利润,同时也能提升我们商行的知名度。”
“除了分人群营销,我们还要搞‘事件营销’,扩大影响力。策略再好,也得让人知道。”赵玉琸话锋一转,“得搞两场大活动,让全城都知道锦绣庄的布。”
“花朝节灯会搞‘霓裳惊梦’!”柳柳抢先说道,“找些舞姬,穿锦绣庄的布做的衣服,编个‘百花仙子’的故事,在灯会上表演。”
“‘霓裳惊梦’可以落地。在花朝灯会时,策划一场‘时装秀’,让舞姬穿着用锦绣庄丝绸制作的华服,演绎花仙子的故事,重点展示布料的光泽与纹样,吸引全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