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同我仰春 > 第一一五章 又回扬州六

绍绪五年,五月廿二日,御书房。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经过胡太医好生调理,邓修翼也努力让自己多吃一点,渐渐地邓修翼夜里也能安睡了,进食方面也有进益,脸上血色比往日更足一点。

绍绪帝看邓修翼确实比前几日好多了,也放下了给他指菜户的心。太子离京已经一月,皇帝常召二皇子来御书房听政,不仅会听内阁及重臣和皇帝的商议,甚至皇帝批折时,也会给二皇子赐案椅同听。

御书房里,便是皇帝高坐在上,二皇子坐在皇帝左下首,而二皇子对面,便是邓修翼跪着读内阁票拟之处。因为二皇子在,邓修翼更加谨慎,以免有些话传出去,引发朝堂争辩。

今日时,是太子从南边发回的第一封折子,邓修翼打开时,便叹了一口气。他不知道杨卓有没有教太子,又是怎么教的。这一路南行,不应该每到一处就回一封请安折吗?看折子的内容,竟似太子一路南下,直到扬州时才发回了第一封折子。

这封折子里面,太子主要讲的便是一路下来的见闻,看到了大运河的辽阔,更知漕运之重要。路过黄河时,看到绍绪三年黄河泛滥留下的痕迹仍在,提醒皇帝黄河和运河交错处应再加派疏通,此处河道不够通畅,漕船拥挤,过河甚难。

过了黄河,他写的是,其实当时江苏受灾亦严重,不独徐州,延绵还包括淮安北部。

进入淮安后,他写的是番邦的店和交易,提醒皇帝要注意这些人中是否存在奸细侦知。

到了扬州,只说不日将核查田地。

邓修翼声音温缓,不带一丝感情,无喜无悲。读罢,便不置一词,仿佛这是皇帝的家书,自己读已经是僭越。

皇帝偏头问二皇子:“你如何看?”

“回父皇,皇兄忧国忧民,为儿臣楷模。父皇当嘉奖皇兄。”

“邓修翼,你又如何看?”

邓修翼又叹了一口气,伏倒在地说:“回陛下,治大国若烹小鲜,太子从细节着眼,有理有据纲举目张,实我大庆之福。”

邓修翼没有停顿,因为他知道皇帝不想听这个,如果就此停顿,估计不是申斥,便是罚跪了,所以紧跟着说:“然事有轻重缓急,处处着眼则处处需银。譬如这番邦交易,殿下亦有云多新罗商人,新罗乃属国,可姑且一放,不必着眼。再如这黄河泛滥事,有灾必须经年而缓。哀民生,固当知小民亦有谋生之法,只需敕令地方牧守留意便罢。牧民若以赈为唯一,则使万民惫懒,实不可取。故,陛下只需回,知道了,便可。”

皇帝笑了笑,回头又问二皇子:“可有长进?”

二皇子赶忙道:“儿臣受教!邓公公实乃良师。”

“二皇子谬赞,奴婢不敢!”邓修翼赶快打住刘玄祉后面的话,他真不想再给自己添任何麻烦。

皇帝看了一眼邓修翼,接话道:“祉儿当常来御书房。”

“是!”二皇子赶快将目光转到皇帝这边。

邓修翼长吁了一口气。

这时,锦衣卫指挥使铁坚求见,皇帝便让二皇子走了。

……

“臣铁坚叩见陛下。”

“何事?”

“回陛下,因陆大人事,臣领命监视良国公府和忠勇侯府。昨日,忠勇侯府有轻骑出京,方向是南边,臣已派锦衣卫跟着去了。”

“知道了。”皇帝点了点头。

邓修翼偷瞄了皇帝一眼,皇帝的脸上似笑非笑。

……

五月廿七日,邓修翼去了城东的甜井胡同,商嬷嬷见他气色变好,很是高兴,拿出了李云苏来的信。邓修翼笑着便打开了信,然后坐在桌边慢慢读了起来。读着读着,这信上的每一个字都变成了她的杏花眼。

邓修翼读了三遍,忍了很久,还是点开了火折。刚想把信烧了,商嬷嬷抢了过来,拿走了火折。火已燎到纸上,商嬷嬷竟直接用手去拍。拍灭火时,还好没有烧到字。

商嬷嬷对着邓修翼说:“公子对小姐的心,莫说小姐明了,我等做下人的也都明了。若公子同意,便让老奴帮您收着。以后遇到难处,翻开看看,亦是慰藉。”

邓修翼看着商嬷嬷的脸,半晌没说话。商嬷嬷则真诚地看着邓修翼说:“若此处有了危险,老奴定当拼死烧了这些信,不会给公子留危险。”

邓修翼赶紧摆手:“不是因为这个。我这条命,都是你们小姐的,何惧死?”

“那公子便留下吧。”

“留下,你家小姐若知道,将来更放不得手。何苦?”

“将来事,将来再说。如今公子与小姐,性命相系,同生共死。即便为小姐,也请公子成全。”

邓修翼叹了一口,点了点头,商嬷嬷便开心地将信收入怀中。

邓修翼铺开信纸,研起了墨,提笔给李云苏写信。

……

五月三十日,马?的斥候首先来报,李云苏等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