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绪四年,五月三十日。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宣化战报已经传到了盛京,众人对于这个奏报的感受,只能说五味杂陈。
说输了吧,北狄十五大军,在宣化战场上死伤了六万,留下了辎重,牛羊,财物无数。
说赢了吧,襄城伯杨翊骅战死,宣化城破被北狄穿城逃出,大庆大军死伤了六万,两万死伤于守城,三万死伤于常峪口北狄的埋伏,还有一万死伤于鸡鸣驿和北狄的缠斗。
不过皇帝很开心。
于是大家心里又算了一下,原来一个襄城伯只值辎重、牛羊和财物。
杨家又要办丧事了。
这次皇帝很仁慈直接赐谥号“忠武”,享配太庙。
邓修翼向朱庸告饶,请朱庸帮忙另外派人去襄城伯府宣旨。朱庸好奇问为什么,邓修翼苦恼地把上次杨震岳薨后,他两次去襄城伯府事宣旨事告诉了朱庸,朱庸听完哈哈大笑。
是日,裴世宪从书肆买了《乙丑科会试呈墨》,便一路小跑回家。
回家后,他把自己一个人关进了书房,然后深吸一口气,想平复一下狂跳的心,却不想心却跳得更快,他颤抖着手打开了《程墨》,没有翻几页,就看到了和自己文章立意非常相似的篇目。而文章的署名是潘砚舟!裴世宪忍着心里的愤怒,紧紧握着拳头,指甲深深嵌进了肉里。
六月四日宣化大军班师,襄城伯府一片素缟,朝中往来吊唁之人若市。皇帝的旨意由杨翊骅之子杨钺铮于成年后承襄城伯爵,而杨翊骝因杨震岳和杨翊骅的薨逝暂时不受官职守制,等除服再行封赏。
杨钺铮身着孝服应和着往来宾客,而众人都没有见到杨翊骝。因为杨翊骝把自己关在了书房里面。
大战之后收拾军务时,杨翊骝已经知道这一战的阴私,哥哥其实是被害死的。
谁给北狄透了行军的消息?
又是谁打开了城北的大门放北狄大军出城?
杨翊骝脑子里面乱轰轰的。
再联想到裴世宪来给父亲吊唁时和兄弟两人说的话,怀疑父亲的死不是单纯的生病,那么就是有人在针对襄城伯府。
而再结合英国公府的事,这个人一定得到了皇帝的允许。或者直白点说,皇帝要襄城伯府都去死。
哥哥的儿子杨钺铮年仅十八岁,还需两年才能正式承爵。现在襄城伯府如果还有人值得皇帝动手,那便是自己了。
杨翊骝不介意自己要死,但是绝不能死在阴谋里面。他现在太需要有一个人帮他来分析分析,他到底该怎么办了。
六月七日,邓修翼例行去教坊司。
如今云茹和云苏在教坊司的境遇要改善很多。因为她们两个姐妹和另外五六个乐户是邓修翼自四月二十七日来,唯一连续四次得到称赞的乐户。邓修翼插手了教坊司的财政支付,让吕金贵拿出一笔银钱用于奖励表扬良好的乐户的生活。也就是说,每次邓修翼来,能得到表扬的乐户就可以吃到肉。
这样一来乐户们都非常积极地学习和练习,尽量让自己能够得到表扬,教坊司里面也透出点活泛气来。也趁着这个改动,邓修翼给云茹和云苏换个一个住的地方,两姐妹住在同一个大院里面,有了自己独立的房间。房间虽小,但比原先在陋巷要好太多了。
“大人”,吕金贵哈着腰对邓修翼报告,“卑职有一事禀告。”
“说。”
“七月十四日乃陛下的万寿节。”
“想来奉銮已经早有准备。”邓修翼其实心里一惊,他根本不知道在万寿节前教坊司准备舞乐还需要什么流程,毕竟今年之前都是礼部负责。
“职责所在,从未懈怠。陛下万寿节的舞乐自上元节后便一直在排练之中。”
“甚好。”
“只是卑职思虑云茹云苏姐妹表现甚好,是否要编入万寿节舞乐队中,一并参加此次表演。”
“不必。”邓修翼心里一突,快速回答。
“这……”
“既然你早有准备,定然人选等早已确定,临时换人,队形身量都要重新编排,届时出错,你我都担不起。”
“大人说的对。还有一事……”
“说。”
“往年需提前一个月请礼部尚书大人亲阅,如今已经六月初七,当于六月十四日请袁大人来。只是大人您还没审阅过。”
“我明日再来,你提前准备好。”
然后邓修翼进行了例行的检查,见到了李云苏。
“苏苏,”邓修翼犹豫着开口,“襄城伯薨了。”
李云苏尚未反应过来,舅爷爷不是二月已经薨了吗?为什么邓修翼还要和自己说一遍?于是歪着脑袋看着邓修翼,杏花眼里满是疑问。
“是杨公翊骅”,邓修翼补充了一句,“宣化大战,死于守城。”
“宣化战中,我朝出了那么多兵,怎么会死于守城?”
“大军定的战略是四面包围北狄,襄城伯守宣化,北狄一力突围,攻了宣化,穿城而过。”
“围师必阙的道理,他们都不懂吗?”
“镇北侯前线指挥,御史方?监军。”
“所以,还是他。还是他要把和英国公府有关的人都杀了。”
邓修翼没有说话。
李云苏深深吸了一口道:“邓修翼,代我去烧一柱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