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紫禁城的红墙黄瓦在日升月落间悄然渡过了七个春夏秋冬。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这七年,于深宫而言,竟是难得的“平静”。
没有惊天动地的宫变,没有你死我活的倾轧,仿佛所有暗流都在皇后宜修不动声色的掌控下被牢牢压在水面之下。
那些不安分的种子,要么被提前掐灭,要么在宜修那洞悉一切的目光下,彻底丧失了破土的勇气——没有足够的实力和智慧去挑战这座冰山,结局只能是粉身碎骨。
然而,这份表面的平静之下,最大的波澜恰恰来自帝国的主人——胤禛。
岁月似乎并未给这位帝王带来睿智的沉淀,反而如同蚀骨的毒药,放大了他性格中所有的阴暗面。
对死亡的恐惧如同跗骨之蛆,日夜啃噬着他。
他开始疯狂地寻求长生之道,将那些满口玄虚、号称能炼就“九转金丹”的江湖术士奉为座上宾。
养心殿的丹炉日夜不熄,弥漫着诡异刺鼻的药石气味。
宜修就那样看着,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些“仙丹”的本质——无非是铅汞朱砂混合的剧毒之物。
胤禛这是在亲手为自己挖掘坟墓。
最初几年,宜修念及弘晟年幼,羽翼未丰,还需胤禛这个“父皇”坐镇朝堂以震慑宵小。
她曾不动声色地利用混沌珠空间里的丹药,悄悄延缓毒素对他身体的侵蚀。
胤禛的身体在毒素和丹药的拉锯下,竟也硬生生多撑了几年。
但丹药终究不是万能的解药,它只能延缓,无法根除日积月累的金属毒素,更无法治愈胤禛因偏执和恐惧而日益扭曲的心灵。
胤禛变得越发多疑、刻薄、喜怒无常。他不仅猜忌朝臣,连自己的儿子们也视作潜在的威胁。
弘时一向不爱读书,他不是不知道,只要弘时进宫给他请安,就要被他骂的狗血碰头,可怜弘时都是当父亲的人,还要被自己的老父亲这样骂,而且还要被罚着读书学习。
弘历呢,几次试图表现,都被他以各种理由申斥打压,甚至一度被勒令闭门思过。
弘昼则彻底放飞自我,沉迷于戏曲玩乐,乐得做个富贵闲人,倒也巧妙地避开了父皇猜忌的锋芒。
而弘晟也被胤禛找理由罚了好几次,只有七阿哥弘晓体弱多病,常年需要静养没有被骂过罚过。
还有八阿哥弘暲,因年纪最小,且从会走路起就成了弘晟的忠实小跟班,整日“六哥长六哥短”,那份纯粹的孺慕之情,倒让晚年的胤禛偶尔露出一丝难得的温情。
第六年,宜修彻底放弃了。胤禛的疑心病已深入骨髓,对术士的依赖达到了癫狂的地步,日日服食的丹药剂量越来越大。
她清晰地看到,他眼底的浑浊日益加深,皮肤透出一种不健康的青灰色,脾气更是暴戾到极点。
她最后一次尝试把药膳端给他,却被他烦躁地打翻在地,斥责她“妇人无知,休要妨碍朕求仙问道!”那一刻,宜修心中最后一丝情分也彻底没了。(丹药在药膳里)
“想死?成全你,”
她精心培养的弘晟已经十三岁了,在张廷玉、李卫、田文镜、年希尧等重臣的悉心教导下,已显露出沉稳明睿的帝王之资。
朝中忠于嫡系的力量早已被她不动声色地经营得铁板一块。胤禛?他已经成为了帝国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最后一年,是胤禛身体迅速垮塌的一年。
丹药的剧毒终于彻底爆发,他开始出现严重的幻觉、肢体震颤、剧烈的头痛和莫名的惊悸。
曾经锐利如鹰隼的眼睛变得浑浊呆滞,批阅奏折的手抖得写不成字。
太医院的太医们战战兢兢,却无人敢言明真相,只能开出些温补的方子,聊尽人事。
终于,在一个秋雨绵绵的深夜,胤禛在服下一枚新炼制的“金丹”后,呕出大口黑血,彻底倒在了养心殿冰冷的龙床上。
昏迷数日后,他回光返照般清醒了片刻。
养心殿内,气氛凝重得几乎滴出水。张廷玉、鄂尔泰、年希尧等核心重臣跪在后面。
皇子们——弘晟、弘时、弘历、弘昼、弘晓、弘暲、弘晗跪在前面。
高位嫔妃——宜修、齐妃、裕妃、欣妃、敬妃、瑞嫔、惠嫔、舒嫔、年嫔、祺嫔也跪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