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综影视:悲剧角色改造计划 > 第33章 宜修33

(吐槽篇,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要说年羹尧这人,那可真是把“功高盖主”四个字演得明明白白了。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本来胤禛心里就憋着股火,没处发呢,结果听说自个儿妹子年世兰在宫里又复位了,那尾巴立马就翘到天上去了——倒不是说他真傻,而是这些年仗着战功太硬,早就把“收敛”俩字忘后脑勺去了。

你想啊,年羹尧手里握着西北的兵权,当年平定叛乱的时候,胤禛是真把他当左膀右臂,私下里都喊他“年大将军”,赏赐流水似的往他府里送。

可这人就这点不好,爬得越高,越觉得自个儿了不起,朝堂上见了皇子不弯腰,跟同僚说话跟训孙子似的,就连给胤禛递折子,那字里行间都带着股子“没我你不行”的傲气。

这回听说年世兰又成了华贵妃,他估摸着是觉得皇上心里还是倚重他们年家,底气更足了。

先是在西北大营里搞特殊,给自己配的仪仗比亲王还排场,吃饭叫“用膳”,睡觉叫“安寝”,活脱脱把自己当成了半个皇上。

底下人劝他收敛点,他眼睛一瞪:“老子在西北浴血奋战的时候,你们在哪儿?皇上都没说啥,轮得到你们多嘴?”

更要命的是他对朝廷派去的官员那态度。胤禛想往西北派个文官帮着打理粮草,按理说这是正常的人事安排,年羹尧倒好,人家刚到营门口,他就让人把官服扒了,在大太阳底下罚站,理由是“看着不顺眼”。

那官员也是两朝元老,就这么被折辱,回京后哭着跟胤禛告状,胤禛嘴上没说啥,手里的茶碗却捏得咯吱响。

但这些都还不算最戳胤禛肺管子的。真正让君臣俩彻底撕破脸的,是那份请安折子。

按规矩,大臣给皇上递折子,里头的字得斟字酌句,尤其是夸皇上的话,更是半点错不得。

那年羹尧大概是写折子的时候正忙着跟人喝酒,提笔就写,写完也没细看,就这么递上去了。结果胤禛翻开一看,脸“唰”地就黑了——里头把“朝乾夕惕”四个字,写成了“夕阳朝乾”。

这可不是笔误那么简单。“朝乾夕惕”是说皇上从早到晚都勤勉谨慎,是臣子对皇上最体面的恭维;

可“夕阳朝乾”呢?倒过来一读,像是说皇上就跟夕阳似的,看着光鲜,其实快落了,哪还有半点恭敬的意思?

可你要是说年羹尧是故意的,倒也未必。他那人,这些年在西北说一不二,早就习惯了别人顺着他,写东西也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哪会琢磨这字里行间的弯弯绕?

再说了,他可能打心底里觉得,这点小错算什么,皇上顶多笑骂一句“粗人”,转头就忘了。

可他忘了,胤禛是皇上,皇上最忌讳的就是臣子功高盖主,更怕别人觉得自己老了、不行了。年羹尧这错字,往轻了说是疏忽,往重了说,就是大不敬,是在试探皇上的底线。

果然,折子递上去没两天,胤禛就在朝堂上发了火。他没直接提年羹尧的名字,可话里话外全是敲打:“有些臣子,仗着有点功劳,就忘了本分,写个折子都马马虎虎,这是把朝廷的规矩当摆设吗?朕看他们眼里,早就没朕这个皇上了!”

底下的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说的不就是年羹尧嘛!有人想替他说句好话,刚要张嘴,就被胤禛瞪回去了:“怎么?还有人觉得他没错?那‘夕阳朝乾’四个字,是能随便写的?”

这话一出,谁也不敢吭声了。谁都知道,皇上这是借题发挥,要开始收拾年家了。

其实年羹尧收到消息的时候,也愣了一下。他捏着那份被退回来的折子,盯着那错字看了半天,嘟囔了一句“写快了”,起初还没太当回事。

直到幕僚脸色煞白地跟他说:“大将军,这可不是写错字的事啊!皇上这是嫌您太扎眼了!”他这才后知后觉地有点慌,赶紧想补个折子认错,可话到了嘴边,又变成了硬邦邦的辩解:“我年羹尧对皇上忠心耿耿,天地可鉴,一个错字而已,至于这么上纲上线?”

你看,他到这时候还没明白,胤禛真正介意的从来不是那个错字,而是他那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势。

年羹尧就像个握着好牌却不会打的赌徒,明明手里的筹码足够他安稳度日,偏要一次次往桌子上猛拍,以为皇上永远会让着他,却不知皇权这东西,容不得半点试探。

后来有人说,年羹尧是故意写错的,想看看皇上到底有多能忍。可依我看,他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就是被惯坏了的骄兵悍将,觉得自己的功劳能抵消所有错处。

他哪想到,皇权面前,功劳是双刃剑,能护着你,也能反过来割你的头。

就这么个错字,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胤禛借着这个由头,开始一步步收他的权,先是调走他身边的心腹,再是削减西北的粮草,最后干脆直接下旨,让他卸了大将军的印。年羹尧这才慌了神,可这时候再想低头,已经晚了。

说到底啊,年羹尧不是蠢,是太狂了。他总觉得自己跟皇上的情分不一样,却忘了,皇上毕竟是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