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天幕:老祖宗,这盛世如你所愿 > 第182章 警惕军国主义

暮春,曲江池畔。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熏香袅袅,丝竹悦耳。

一群腰系玉带的年轻郎君,正神态悠闲地观赏天幕。

其中一位,在听到那句“历史属于人民”时,不由得轻笑一声:

“人民?”

“何为人民?是田间荷锄的农夫,还是市井引车卖浆的走卒?”

“史书,自当由史官秉笔直书,载帝王之功过,录将相之得失,何曾听闻是为那些黔首所书?”

他的话引来一片附和。

在他们看来,历史是精英的家谱,是王朝的兴衰镜鉴,是士大夫阶层用以治国、修身、平天下的工具。

寻常百姓何德何能,能被记录于史书当中。

天幕上的说法,当真是闻所未闻。

“崔兄此言甚是……”

几人觥筹交错,又开始侃侃而谈。

不远处,一名郎君沉默不语。

他觉得这话说的不全对。

《尚书》有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孟子》曾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荀子主张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秦因暴政失民,故而二世而亡,汉因与民休息而兴,足见黔首在历史中的作用。

只不过在他看来,人民是历史的一部分。

若说历史属于人民,那未免有些太绝对了。

……

天幕上,出现了一份泛黄的文件。

上面的文字是竖版,从右到左内容依次为:

劝告书。

百万日军已席卷江南,南京城处于包围之中,由战局大势观之,今后交战有百害而无一利。唯江宁之地乃中部古城、民国首都,明孝陵、中山陵等古迹名胜猬集,颇具东亚文化精髓之感。日军对抵抗者虽极为峻烈而弗宽恕,然于无辜民众及无敌意之中国军队,则以宽大处之,不加侵害;至于东亚文化,犹存保护之热心。贵军苟欲继续交战,南京则必难免于战祸,是使千载文化尽为灰烬,十年经营终成泡沫。故本司令官代表日军奉劝贵军,当和平开放南京城,然后按以下办法处置。

昭和十二年十二月。

大日本陆军总司令官松井石根。

【笑死,小日本也知道民众无辜?也知道不加侵害?】

【别说,这劝降书看着还挺唬人,不知道的老百姓还真以为他小日本是什么良善之辈呢。】

【虚伪!】

【我记得唐生智当时还回了封信,说城存与存,城亡与亡。】

下一个陈列台上,全是南京保卫战期间,各路阵地的守军,与日军对战的照片。

有紫金山上的碉堡和弹药掩蔽所,雨花台阵地上守军的斗笠和机枪,以及日军进攻中华门的场景……

“南京保卫战中,殉国将士,名录在册者,数以万计。”

“我们只看其中几位。”

他的镜头从阵地旧照片上移走,依次划过每位将军的黑白照片。

“第八十七师二六二旅旅长,朱赤,江西修水人,年仅35岁。”

“第八十八师二六四旅旅长,高致嵩,广西岭溪人,年仅38岁。”

“第一五六师参谋长,姚中英,广东平远人,年仅41岁。”

“第一五九师师长,罗策群,广东兴宁人,年仅43岁。”

“第一旅二团团长,谢承瑞,江西南康人,年仅34岁。”

“第一六零师参谋长,司徒非,广东平远人,年仅44岁。”

“第五十一师三零二团团长,程智,湖南醴陵人,年仅30岁。”

“代理宪兵司令,兼任警备司令部防空司令首都警察厅长,萧山令,湖南益阳人,年仅45岁。”

“第一五六师四六八旅副旅长,李绍嘉,广西贵县人,年仅40岁。”

“这些来自祖国五湖四海的将士,为了守卫南京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同一天。”

【那里面年龄最小的是三十岁,和我一样大。】

【我爸45……】

【他们也是别人的父亲和儿子。】

【姚中英我知道,老乡,他是太平门和鬼子肉搏,身中数弹而死。】

【这么多年过去,中华门的射击口和弹痕仍然在诉说南京保卫战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