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御座上的现代思维:拐跑权臣计划 > 第6章 墨痕心迹

顾言之被擢升为国债司主事的旨意,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朝堂内外漾开层层涟漪。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

有人诧异于皇帝竟会启用一个闲散多年的通政司参议,有人暗中揣测这是否意味着摄政王与皇帝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更有人冷眼旁观,等着看这毫无根基的顾言之如何在这烫手的位置上栽跟头。

旨意下达的次日,顾言之便早早到了临时拨给国债司使用的、位于户部衙署旁的一处独立院落。院落略显陈旧,但还算整洁。

顾言之谢绝了张明远派来帮忙整理文书的小吏,只带着一名从通政司跟来的老书吏,亲自打扫尘灰,整理卷宗,将写有“国债司”三个大字的牌匾端端正正地挂上门楣。

“大人,这账簿核算之法,与户部旧例颇有不同,您看……”老书吏捧着张明远派人送来的钱粮支取流程细则,面露难色。

顾言之接过细则,仔细翻阅。条款繁琐,审批层级众多,虽意在严防贪墨,却也极易导致效率低下,延误工程。

“陛下设立国债司,意在专事专办,破除旧弊。”顾言之放下细则,目光沉静,“此流程虽全,却失于僵化。待我见过李侍郎、王御史后,再行商议修改。眼下,先将江南水患相关卷宗,尤其是历年水利工程开支、物料采买价格,整理出来,我要详阅。”

顾言之没有急于烧那三把火,而是选择了最笨,也最扎实的方法——摸清底数。

与此同时,皇商苏万三的府邸,这几日也是门庭若市。

得了“民间监理”这个半官半民的身份,苏万三在商界的地位水涨船高,前来道贺、打探消息的同行络绎不绝。

“苏老,您这回可是简在帝心了!这监理之职,权柄不小吧?”一位相熟的绸缎商奉承道。

苏万三抚着微胖的肚子,呵呵一笑,圆滑地应付:“哪里哪里,不过是替朝廷、替陛下分忧,看着点钱别被糟蹋了罢了。这差事,不好做啊。”他话锋一转,“不过,陛下圣明,设立这监理,又找了顾大人那样的清官主事,看来是真心要办成这件事。我等商人,能有此报效朝廷、惠及乡梓的机会,也是荣幸。”

他这话半真半假,既抬高了皇帝和新任主事,也点明了自己的责任与风险,更隐隐透露出对这项新政的谨慎看好。

送走一波波客人,苏万三回到书房,脸上的笑容淡去,对管家吩咐道:“去,把咱们家近几年在江南采买建材、雇佣人手的底账,都找出来。再派人去打听清楚,那位方大同方老哥,喜好什么,脾气如何,务必恭敬些,明日我亲自去驿馆拜访。”

苏万三很清楚,他这个监理能否坐得稳,不仅在于皇帝的支持,更在于能否与顾言之、方大同这些人精诚合作,真正把事情办好。信誉,是他苏家立身的根本。

而在驿馆中,方大同则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方大同这辈子打过交道的最大官员,不过是县里的工房书吏,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面见天子,还被授予了官身(虽是临时)?

方大同看着驿馆官员送来的、质地粗糙但代表身份的青色监理服,粗糙的手掌在上面摩挲了许久,却不敢穿上。

“方老哥,不必紧张。”顾言之在处理完衙署初建的事务后,竟抽空亲自来到了驿馆看望他,“陛下用人,看重的是真才实学。老哥于水利一道的见解,连陛下都称赞不已。”

方大同见到顾言之,更是局促,连忙就要行礼,被顾言之扶住。“顾、顾大人……小老儿就是个粗人,只怕……只怕误了朝廷的大事。”

顾言之温和地笑了笑,与他一同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下:“老哥过谦了。朝廷不缺官,缺的是像老哥这样懂行的人。我来,是想请教老哥,若依你看,治理江南水患,当务之急是什么?何处工程最急,何处又可暂缓?这银钱,该如何花在刀刃上?”

谈起专业,方大同眼神立刻专注起来,拘谨也少了几分。

方大同拿出自己带来的、画得密密麻麻的河道草图,指着上面几处标记:“大人请看,这几处,是历年决堤最多的地方,堤坝薄脆,根基不稳,必须优先加固,银子不能省。而这几处,河道弯曲,水流不畅,可先行疏浚,花费反倒不多,但见效快……还有这物料,青石固然好,但运输昂贵,若就近取用合格的夯土混合糯米汁,层层夯实,效果也不差,能省下不少钱……”

顾言之认真听着,不时发问,两人在院中一谈便是半个时辰,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