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逆天狂徒 > 第250章 河北驿站!

青羽坐在马上,闭着眼睛,看上去非常的休闲惬意。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萧如瑟知道他这是在修炼,也没有打扰。自己也在马背上闭上眼睛,开始养神。青羽能够做到的,她自然也能够做到。如果青羽知道她的身份的话,只怕会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这一次来月河城,虽然没有给圣狱门带回合适的人选。但是也并非一无所获,至少青羽就是最大的收获。”萧如瑟心中思索着。想到之前和青羽在床|上做的那些事情,她脸色就忍不住一阵发烫。

“萧如瑟啊萧如瑟你到底在想什么啊。快别想了,安静下来修炼吧。要是哪一天修为被这小子超越了,那可就镇不住他了。”萧如瑟连忙摒除内心的杂念,开始修炼起来。

过河之后,青羽一行人进度就变得很慢。

青羽知道要穿过三万里魔鬼山,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急也没有用。况且其中凶险万分,能够在马上多修炼一刻,说不定遇到大妖生存的概率就更大一分。

可不要小看这一分的功夫,有时候在生死大战,往往就是细节取胜。

如此行进的速度很慢,一天仅走百多里路程。

期间倒是没有什么妖兽来骚扰。盖因青羽和萧如瑟这两个人的气息太强大了,一般的妖兽根本不敢上来招惹。而这里又是魔鬼山的边缘地带,尚且没有太强大的妖兽。

五日之后,这日天气晴朗,气候温和。

走在林子里都能够感觉到阳光的味道,萧如瑟在马背上伸了个懒腰:“再有几十里,就到了月河城的驿站河北驿站。”

青羽还是头一次听说驿站这回事,有些吃惊:“驿站?”

他实在难以想象,在这等凶残的地方,居然还会有人类建立的驿站。

萧如瑟解释道:“是的。月河城官方为了方便武者出入,在距离月河城还有五百里路程的地方建立了一个驿站。武者可以在这里休息交流,也可以在这里组队同行,甚至补充一些粮食装备。极大的方便了出入魔鬼山的武者。”

青羽不由对月河城更加的钦佩了。

大城市就是大城市,所作所为就是比小城市厉害啊。

“还可以组队同行”?

萧如瑟解释道:“嗯。武者进入魔鬼山历练,死亡伤残率很高。而一般的武者都需要组队进入深山,这样可以互相照顾,补足自己的短板。当你的队员死亡或者受伤,就可以到驿站里面寻找同样遭遇的武者,结伴而行。”

青羽点点头,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啊。

“月河城在魔鬼山设了很多驿站?”就是不问青羽也知道,设立一个驿站的投资很大,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财力都非常沉重。而且风险极高,这种驿站一旦遇到强大的妖兽,很容易全军覆灭!

没有大魄力的政府,是不会干这种事情的。

萧如瑟道:“最高的时候有设了几十个驿站。但是驿站的灭亡率很高,一个驿站的寿命都不会很长,短的几天就挂了。如今月河城正常运作的驿站大概有三五个吧。河北驿站就是其中之一。”

果然如青羽所料,这种驿站一旦遇到妖兽攻击,里面的人基本上都会死。

但月河城仍旧不遗余力的开设驿站,可见月河城官方抱了很大的野心。

青羽道:“那我们进去看看呗。我还是头一次听说过魔鬼山也有驿站呢,很好奇。去看看成不?”

萧如瑟笑道:“你说了成,我还能怎么子啊。那就去看看呗。正好可以好好休息休息。”

“好的。”青羽言罢继续闭眼,感受人马合一,通过马可以清晰的感觉到大地。

大地上的土粒,大地下的小动物小虫子,都很清晰。

但是,他所感知的纹路还很粗略。

比如树叶的纹路,青羽只能根据书也上那细小的叶脉将树叶分成无数片。而无法感知到更细的脉络。

青羽现在想做的就是争取感知到更小的脉络。

“千脉之术是一门很强大的灵术。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是有脉络的,只不过每一种物体的脉络不尽相同罢了。叶子的叶脉是最明显的,人的掌纹就是手掌的脉络,指纹就是手指的脉络。人的皮肤上的纹路就是人皮的脉络。树叶有叶脉,树干的树皮也有树皮的脉络。天地万物都是如此。”

青羽坚信自己的方向是正确的。

“还有些肉眼看不见的脉络,比如人的毛细血管遍布全身,这就是血脉。人的骨骼遍布四肢百合,这是骨脉。人的筋也如此,有筋脉。脉络,就是生物体的裂缝所在。裂缝与裂缝之间就是靠脉络来联系结合的。这是生物体最脆弱的地方,我要做的就是用灵力攻击这最脆弱的地方。用最小的力,起到最可怕的物理伤害。千脉之术,无比强大!”

青羽心志更加的坚定。

“按照我的说法,说不定和前世的科学都是有联系的。如果我修炼到千脉术的最顶端,说定就能够感知到细胞的级别。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脉络几乎是生命体最微小的脉络了。我若能够达到这个层次,就可以一次性将一个生命体直接肢解成千万细胞。这是何等可怕的手段啊!”

青羽在心中开始yy了:“细胞内部都是有脉络的,最微小的脉络应该是原子和原子之间。不错了,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之间都是有裂缝的。而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可见夸克之间的都是有脉络的说不定还有更小的部分。千脉之术真是无穷无尽啊。”

想到这些,青羽就充满了兴奋。

时间过的很快,青羽感觉到地面上有不少脚步声。

“前面就到河北驿站了。”萧如瑟的声音从耳边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