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黎明不曾到来 > 第二十四章:磐石之鳞

中城基地的晨雾带着草木的清香,掠过新栽的白杨树苗。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林默站在围墙顶端,看着朝阳从远处的山坳里爬出来,给覆盖着伪装网的防御工事镀上一层金边。

距离那场惨烈的军工厂战役,已经过去整整一年。

这一年里,基地迎来了难得的安稳。没有大规模尸群围城,没有“净化者”的踪迹,幸存者们像雨后的野草,在废墟上重新扎下根来。广场上的英雄墙前,时常有人献上野花;小菜园扩展了三倍,不仅种满了蔬菜,还真如苏清雪所愿,栽上了一圈向日葵,此刻正顶着饱满的花盘,朝着太阳的方向转动。

“林工,该去实验室了。”一个年轻的技术员跑上围墙,手里拿着记录板,“刘教授说,‘小磐石’的最后一轮测试准备好了。”

林默点点头,转身跟着技术员下楼。一年时间,他黑了也瘦了,眼角多了几道细纹,但眼神比以前更加沉稳。科研部的板房扩大了三倍,里面摆满了各种零件和图纸,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防御武器升级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符号和数据。

“来了?”刘教授戴着老花镜,正在调试一台半人高的金属装置。那装置像一挺加粗的重机枪,炮管下方连接着一个方形的能量盒,正是“磐石便携机枪炮台”的最终版。

“参数怎么样?”林默走过去,拿起测试报告。

“能量转化率提升到78%,连续射击时间延长至五分钟,后坐力降低30%,”刘教授笑着拍了拍装置,“这小家伙,能让一个步兵班的火力提升两倍不止。”

实验室外的测试场里,士兵们正在对三种新武器进行最后的验收。

左侧,三具“磐石简易版炮台”架在临时浇筑的水泥台上。它们比原版“磐石”小了一圈,炮管更短,能量核心换成了可拆卸的蓄电池,射程只有原版的一半,但胜在轻便——四名士兵就能拆解搬运,充能一次能发射二十发光束,足以清理一个小型尸群。

“试射!”张将军的声音传来。

操作员按下按钮,简易版炮台发出一阵轻快的嗡鸣,三道橙红色光束呼啸而出,精准命中三百米外的靶标,靶标瞬间被灼烧成焦炭。

“好!”围观的士兵们爆发出欢呼。这一年来,他们受够了用步枪和手榴弹与尸群硬拼,这些带着“磐石”之名的武器,是他们最坚实的底气。

中间的空地上,“磐石防空炮”正对着天空。它的炮管呈多管旋转设计,像一朵张开的金属莲花,专门针对自爆虫群这类空中目标。测试员按下按钮,炮管高速旋转,发出密集的“哒哒”声,一道道纤细的光束组成弹幕,将空中放飞的靶机全部击落。

“防空范围覆盖基地上空两公里,反应速度0.1秒,”负责防空炮的技术员介绍道,“就算再来上次那样的虫群,也能在半空中解决。”

右侧,几名士兵正演示“磐石便携机枪炮台”的部署。他们将折叠的装置展开,固定在地面,插上能量盒,短短十秒就完成了架设。一名士兵扣动扳机,光束如暴雨般倾泻而出,将百米外的钢板打成蜂窝状。

“这玩意儿能跟着步兵冲锋,”赵队长拎着机枪炮台的提手,掂量了一下,“重量控制在三十公斤以内,普通士兵就能扛着跑。以后清理废墟、搜索物资,再也不用担心被丧尸偷袭了。”

林默看着测试场上忙碌的身影,心里涌起一股成就感。这一年来,他和科研部的同事们几乎住在了实验室里。他们拆解了原版“磐石”的核心,研究能量转化的原理,用报废的汽车零件、工厂的边角料,一点点打磨出这三款简化版武器。苏清雪时常送来夜宵,看着他们满身油污的样子,总是又心疼又骄傲。

“报告!”一个通讯兵跑过来,递给张将军一份电报,“江城基地发来消息,说他们那边出现了新的变异体,速度极快,普通武器很难对付,想问问我们能不能支援一批‘小磐石’。”

张将军看完电报,递给周司令。老司令这一年苍老了不少,走路需要拄着拐杖,但眼神依旧锐利。他沉吟片刻,对林默说:“产能能跟上吗?”

“目前简易版炮台日产五台,防空炮两台,便携机枪十台,”林默回答,“如果加大马力,停用部分民用零件生产线,每月能多产出三十台简易版,支援江城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