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盛唐:我靠挨打改写马嵬坡 > 第九十章 此事古难全

杨昱笑着走到台前,看向李龟年,缓缓开口问道:“李先生可会弹水调歌?”

“自然是会的,隋代流传至今的燕月杂曲,商调,我熟得很。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李龟年笑着低语:“六郎这是又有新作了?”

杨昱嘿嘿一笑,压低声音:“偶得一首,应时应景。”

水调歌这东西到底是哪朝哪代冒出来的,他上辈子是不知道的,但是在长安厮混了,没少进出酒楼,还经常听李龟年还有其他乐师奏乐,自然也就多了解了些。

就当是附庸一下风雅,陶冶陶冶情操。

李龟年抱着琵琶,试了试音。

此时窗外天色已近黄昏,一弯新月悄然挂上天际。九月已至,中秋已过,空气中似乎已能嗅到一丝桂子的清甜和秋日的凉意。

杨昱清了清嗓子,朗声道:“今日恰逢李先生在此,小子便借这宝地,再献丑一曲新作的《水调歌》。”

杨昱朝李龟年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开始奏乐了。李龟年倒也不含糊,很痛快地就开始了了演奏。

这曲子也是大曲,分有散序、中序、破三个部分,而杨昱要唱的部分就在这开头的散序到中序的部分。

他老早前就听了这水调歌好几遍,不如说,他第一次知道这曲子时就已经在琢磨着怎么把水调歌头的词填进去了,可以说为了装今日的这个逼他杨某人也是处心积虑。

听到杨昱说要唱这水调歌,杏花楼内也是满堂皆静。这杨才子要唱的居然是乐府古题?这可是极需要才学底蕴之事,非深通音律文墨者不敢轻易触碰。

台上的李龟年也露出了极为期待的神色,他自从上次见了杨昱两日就写出一首词曲都绝佳的《青玉案》之后就笃定这杨昱一定是个音乐天才和文学大家。

杨昱则深吸一口气,回想起苏轼那首千古绝唱,指尖拨动琵琶,先是一段苍凉悠远的前奏,仿佛将人带入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境界。

随即,他伴着音律开口唱道,声音清越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慨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开篇几句,奇崛的想象和飘逸的仙气便扑面而来,将举杯问月、向往天阙又留恋人间的情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酒楼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空灵美妙的词句和意境攫住了心神。

琵琶声转而变得有些低沉婉转,杨昱的歌声也带上了更深的情绪: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后半阙由宇宙的玄思转入人间的离情,对月怀人,情感愈发真挚深沉。

那“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的感悟,道尽了人世无常的无奈,而最后的这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又无比引人动容。

这位杨大才子心中究竟藏着怎样的一个人,才能写出这等词句呢?

有人觉得是这杨昱在思念自家姐姐杨玉环,毕竟全长安的人都知道这对姐弟感情极好,这杨六郎甚至为了自家姐姐远去涪陵只为运一车荔枝回来。

也有人觉着这事儿怕是和那韦念奴有关系,杨六郎要纳妾的事儿也确实是在城中引发过些关注的,据说贵妃娘娘也对这个韦念奴很是满意,还为了这姑娘怼了自家姐姐虢国夫人。

说起来这韦念奴似乎也是教坊司出身?

再一想元结和那海棠的故事,不少人心中的这句“但愿人长久”似乎都变了味道......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个别士子心中纷纷想起了自己曾经倾慕的那些个妓馆佳人,她们翩翩起舞的样子,确实如同落入凡尘的仙子一般。

是了,肯定是杨大才子想起了那韦念奴的娇俏与舞姿才会写出这等饱含深情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