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盛唐:我靠挨打改写马嵬坡 > 第五十八章 异乡人

大慈恩寺的晨钟暮鼓敲了三天,杨昱感觉自己快被这梵音给腌入味了。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自家姐姐还真是说到做到,他刚从华清宫出来,就被“请”进了这千年古刹,美其名曰“静心养性,祛祛火气”。

寺里倒是好吃好喝供着,武僧们对他也是客客气气,但只要他往山门方向多走两步,那几尊铁塔似的罗汉便无声无息地堵在跟前,眼神平和却不容置疑。

“阿弥陀佛,杨施主,贵妃娘娘有旨,请您安心在寺内参禅悟道。”领头的武僧合十行礼,声音洪亮,震得杨昱耳膜嗡嗡响。

参禅?

悟道?

杨昱心里直翻白眼。他杨老六这辈子跟“静”字就没缘分,让他对着佛像枯坐,还不如让武僧们揍他一顿来得痛快。

但百般挑衅那帮武僧也是不为所动,倒是一点破绽都没露出来,修养好的很。

这就是大唐的僧人么?

百无聊赖之下,他只能像个没头苍蝇似的在寺里乱转。天王殿的四大金刚被他数了八百遍胡子,大雄宝殿的佛祖都快被他盯出花儿来了。

最后,他溜达到了藏经阁附近一处僻静地。

这是一处回廊,曲折幽深,檐角的铜铃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似在诉说着寺中悠悠岁月。

廊下,一个穿着紫色官袍的中年人正背对着他,负手而立,似是在看廊檐下那斑驳的碑刻。

看起来年岁和老王差不多。

不过这紫袍......少说也是从三品下的官员,看来他混的比老王好很多。

杨昱倒也没有太多恭谨之意,一开始他一个现代人的灵魂对这些上下尊卑很不感冒,二来此时的从三品官员中有很多都是圣人脑门一热给封出去的虚衔,没什么含金量。

杨昱正愁没人说话解闷,见状便凑了过去,学着对方的样子也仰头看碑,嘴里啧啧有声:“啧啧,这碑文......嗯......”

这刻的什么东西啊?

“写得......真深奥!”杨昱半天只得出这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评价来。

那人闻声转过头来。

约莫四五十岁的面容,很是清癯,眼神温和中带着一丝书卷气,只是眉宇间似乎也有一缕与杨昱相似的百无聊赖。

他见杨昱一身常服却也明显有些富贵人家的气质,便微微一笑,拱手道:“这位郎君,也对这玄奘法师西行求法的碑文感兴趣?”

杨昱一听这口音,乐了。

这人官话说得字正腔圆,但尾音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腔调,听着既不像长安官话,也不像他听过的任何地方口音,倒像是…………嗯,有点刻意模仿的味道?

“兴趣谈不上,”杨昱摆摆手,大大咧咧地靠在廊柱上,痞里痞气,“就是瞎看。倒是兄台你这口音…………有点意思啊?听着不像本地人?”

那人被点破,也不尴尬,反而爽朗一笑,再次拱手:

“郎君好耳力。在下汉名晁衡,忝为秘书监一职。祖籍…………算是东瀛扶桑吧,幼时便随遣唐使船队来长安求学,蒙圣人恩典,留朝为官至今。口音嘛,乡音难改,让郎君见笑了。”

“晁衡?”杨昱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但一时想不起在哪听过。不过“东瀛扶桑”四个字让他神情一凛,“日本人?”

有鬼子!

晁衡一愣,这年头好像没几个唐人会这么称呼日本,大都是一口一个倭国的喊,偶尔还要嘲笑一两句他们自称“日本”不自量力,心下好感顿生:“正是。郎君我的故乡感兴趣?”

“哦,是有那么些了解在。”

杨昱点点头,心里却嘀咕开了:日本人?这年头的小鬼子......不对不对,这时候的日本还是大唐的小弟,遣唐使什么的,应该都是文化人吧?

他看着晁衡那张笑脸,下意识地警惕了一下,随即又放松下来----伸手不打笑脸人嘛,隔着一千多年前呢,现在的这些鬼子祖宗应该跟二战那帮畜生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