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盛唐:我靠挨打改写马嵬坡 > 第三十二章 咱这是忧国忧民

杨昱把最后那点粪土混着草木灰反复蒸煮、提纯了几遍后,看着那可怜的一点白里透着灰的粗制硝石晶体,他叹了口气。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一共也才凑出两马车的量,这么点硝石真的够他从蜀州带着荔枝回来吗?

还是得要沿途有所补给才行。

另外,这个最终地点也有问题,他找人问了问蜀州那边的情况,说是山高路险,根本不是马车适合走的路。

第一回运荔枝的时候一共装了十车每车摞了十箱左右的荔枝,结果五日后顺利到达长安的只有一辆,没损坏的箱子剩下四箱,还全是腐坏的果子,没有能吃的。

第二回换了条路,路上的损耗少了,可是哪怕基于第一次的经验稍稍改进了保存方式,到长安时还是因为运输时间过长基本烂完了。

所以这一次到底还要不要去蜀州那边,杨昱心存疑虑。

他仔细想了想,然后翻开了地图。

蜀州晋原县----先划掉。

杨昱在地图上用毛笔戳了戳那个地方,心里否觉得很干脆。

都说这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去蜀州的这一路上都是地形崎岖,山道窄得连两头驴并肩都难,马车走不了几步就得推推拉拉,稍有颠簸荔枝就先在车上撞烂一半。

岭南----也不用想。

别说岭南的果子到长安,光是人走一趟都得掉层皮。再说路上气候潮湿闷热,不等到达,果子怕是要先化成果浆。

他手头里这么点硝石肯定是不够耗的。

把两个选项果断划去之后,杨昱的视线落在了渝州涪陵县。

“这地方不错。”

他手指沿着地图上标出来的路线滑过去,最后停在子午谷的位置。

子午谷是条捷径,虽说山路陡峭,但胜在路程短,可以直通渝州一带。驿站密度不算低,只要有钱、有面子,马和车夫都能随时换上。

“日夜兼程…………大概七日能到。”

他低声重复着这个数字,心里已有了盘算。七日的时间,加上沿途的补冰补硝,保鲜条件差不多够了----这是可以接受的速度。

确定路线之后,便是准备运送的家伙什。

杨昱找了长安城里手艺最好的匠人,定制了一只全新的冰鉴。

比起寻常冰鉴,它的腹部要宽一圈,容量大了足足一半。内胆用的是青铜,外壳却是楠木刷大漆。

“木壳轻,刷了漆之后隔热也好,”他一边和匠人确认尺寸,一边比划,“冰化得慢,就能多留些时间,减少硝石的需求......应该够用。”

至于青铜内胆,其好处在于导热性好,硝石溶液的冷效能迅速传到内胆里的水,从而结成坚冰,古人的智慧确实不是盖的。

至于那两大车的硝石----不可能一路拉到涪陵去,那和作死没两样,一路上不知道要多换几个车夫,多换多少马匹,还拖效率。

杨昱干脆拿出笔墨,在驿站路线图上做了标记,每到一站,就留一部分硝石做储备。

另外,他写了好几份详细的“粪土制硝法”,不光有比例、温度,还特地画了草图,准备交给驿站的人照着法子自家弄些硝石出来。

“沿途补给,运费就省下一大半。”

他合上图纸,觉得这主意妙得很。

陈妙知道杨昱准备的差不多了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跑来吵着说要跟着。

她这几天甚至都没回陈家,成天在她师父的道观里窝着,就等着杨昱出发时跟着一起出发。

杨昱只觉得这丫头是哪根筋搭错了,他又不是去游山玩水的有什么一定要跟着的?

“我去帮你数荔枝。”

“数荔枝?你数到第二个就开始偷吃吧。”杨昱没好气。

“才不会!”陈妙两手合十,眼睛亮晶晶的,却是装起可爱来,“而且路上你总得有人帮忙跟驿站说话,我这人人缘好,嘴甜。”

杨昱本想拒绝,可看她笑得一脸无害,还刻意眨巴眨巴眼装可怜,他忽然就没了脾气。

“我哪需要人帮我说话,这趟出门是奉了圣人谕旨的,谁敢不给我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