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盛唐:我靠挨打改写马嵬坡 > 第二十九章 冰!

硝石制冰的技术,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晚期。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但现在不是晚唐,才刚到唐中期,所以大家伙对于这个技术概念基本就是闻所未闻。

不过这方法说着也简单。

硝石性寒,遇水即溶,能迅速夺走周围的热量,把清水冻成冰。

要得一块坚实的冰,先取铜盆盛水,置于装满硝石溶液的槽中,密封,不出一炷香的功夫,水面便能结起一层薄冰;反复添换硝石水,便能冻成厚块。

杨昱印象里,后世用冰柜冷藏的荔枝保质期远比现在人们说的所谓"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要长得多。

放保鲜层大概能放个四五天,带着枝的话甚至能放上一周不坏,若是进冷冻层,似乎放上一个月也不成问题。

要模拟冰箱的冷藏环境,对这个时代来说算是个大工程。

容器方面倒是没啥说的,他看了看,那种用来冰镇酒水的冰鉴就可以用,在原本放酒的位置放水,在原来放冰的位置加入硝石溶液,最后出来的效果是一样的,内部的水会变成冰。

不过需要的硝石量不是一般的大,按照目前春季温度,一大块冰完全融化只需要两个时辰。

到了蜀州天气更热,估计才一个时辰冰就化光了,这就需要不断地更换硝石水以维持温度。

那么这么多硝石要去哪里搞呢?

春秋时期的《范子计然》一书中说:“消石(硝石)产于陇道。”而北魏《水经注》说这“陇道”位甘肃天水境内,为陇山古道组成部分。

要从天水把硝石运来长安也是天高路远了。

杨昱琢磨这些法子可不是为了跟自家好姐夫一样劳民伤财的,所以他果断放弃了从外地长途运送硝石的想法。

这年头虽然唐人已经从那帮道士们嘴里得知了硝石会爆炸,但黑火药的配方还没最终成型,也没有人意识到硝石将会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没有大规模的开采和运输。

在如今的大多数唐人眼里,那东西只是炼丹用的一味药材而已。

所以天然的硝石还是先留着吧,等以后杨昱心情好把火药正式弄出来了再说。

既然不从外地运,那就只能考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杨昱开始琢磨如何手搓硝石。

若是沿途驿站都能生产硝石进行补充的话,那这运输成本降下来了不说,还能带动点副产业,可谓是一箭双雕。

“喂,你在做什么呢?”

陈妙看着正在对着自家墙壁刮来刮去的杨昱一阵疑惑,这好端端的一个人,怎的老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杨昱也没回头,听到身后的声音耳熟,知道是那小道姑又来找自己逗趣了,就随意地回道:

“在帮我姐搞荔枝。”

陈妙眉头一挑,觉得这人大概是疯了,他家墙壁上要是能刮得出来荔枝那先前那两位荔枝使也别活了,吞砒霜自尽好了。

“杨老六你没疯吧......这地方哪来的荔枝?”

“这地方当然没荔枝了,但是这儿有更重要的东西。”他把从墙上刮下来的那层白粉都装进了一个铜壶里,然后转头拿给陈妙看。

“喏,就是这......”

杨昱愣了一下。

眼前这个少女看着面熟,只是身上不再是那一身素净道袍,而是一袭华丽的淡粉色长裙,头戴精致珠翠,眉眼间的灵动俏皮却依旧如旧,让他一时有些恍惚。

陈妙见他发呆,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好奇道:“你到底要给我看什么呀,别愣神啦。”

“不是,你谁啊?”

“不认识我了?”陈妙看着他的表情觉得有趣,“你这猪头不止长得猪头,现在连内里的脑子也变成彻底的猪头了吗?”

“不是你说谁猪头?”

“这地方不就你一个猪头我能说谁?”

“......”杨昱一阵沉默,只觉得这对话莫名的有种熟悉感,好像很久之前发生过一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