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攸清是个四十岁出头的中年人,相貌普通身材普通,整体而言就是那种丢进人堆里就找不着的类型。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其实他发觉杨家那个小子在武库旁晃悠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他就是实在想不明白这人是来干什么的,所以一直没出手。
他知道自己对武库的军械动手脚了?
不可能啊,他很自信自己这些年都没有露出什么太大的破绽,要是这事儿这蠢笨至极的杨家六郎都能知道,那司丞李泌早就该上门兴师问罪了才对。
所以说,他觉得杨昱过来晃悠不可能是因为自己露了马脚,大概只是因为先前他三哥武攸皓做的那事儿被这杨家小儿撞见了,他心怀不满,所以想来找武家的麻烦。
自己这是被当突破口了。
所以武攸清打定了主意装死,只要我不动手你不就抓不到我任何破绽了吗?
在官场上厮混了这么多年,他总结出来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
也算是歪打正着吧,李泌和杨昱估计都没料到这位武攸清是个自我感觉特别良好的,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有破绽所以丝毫不着急,反而让他们引蛇出洞的谋划落了空。
“你说杨家那个小子在做什么?”武攸清听了手下的汇报之后皱了皱眉。“什么叫在义宁坊摆戏台搞演出?”
“属下也不知啊......”小吏低着头,说实话他也没看懂杨昱的操作,“只说是请了大唐著名乐师李龟年来开什么......演唱会,四处贴告示宣传呢......”
“嗯......确实是那些游手好闲的纨绔子能干出来的事儿。这样吧,你就继续盯着,有什么特殊情况跟我汇报就是,我还要去处理别的事情。”
武攸清觉得这杨昱来查自己大概也就是三分钟热度,但是他做事滴水不漏周到可靠,怎么可能被这小儿轻易抓到把柄?
这下子大概是新鲜劲过了,就开始找别的法子撒欢耍宝去了吧。
他还有一批兵器要处理呢。
靖安司的武库署丞,职权虽不算顶尖,却握着一项要害差事----管理司中配给不良人的制式武器与轻型甲胄。
长安城的不良人用具,由他直接核发;外省各地的不良人分署,若需补充兵甲,也要经他造册、调拨、押运,确保这个遍布大唐的执法群体始终有足够装备在手。
武攸清干这活儿已经十余年,早把其中门道摸得一清二楚。兵器、甲胄、弓弩、弩机----凡入了他手,就有文章可做。
起初,他还谨慎些,从别处收购仿制的劣货以次充好,把真货私下卖给与武家有往来的帮派赚一笔。
后来发现无人过问,胆子便越来越大,不光卖给长安城的地痞帮派,还开始悄悄给江淮的盐帮、西北的异族部落提供兵器支援。
这种事,绝非他一家独做。兵部、工部,凡与军械沾边的衙门里,都有人在中饱私囊----只要账面数字对得上,谁也懒得深查。
对武攸清来说,这也是他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他哪怕早就熬过了可以升迁的资历,也不愿意放弃这份油水颇丰的职务。
另一边,杨昱已经和王维搭上了线。
杨昱要找王维,并不费什么工夫。
他堂哥杨国忠如今是圣人最倚重的近臣,兼着数个差事,连兵部、户部的事情都有插手,日常应酬忙得脚不沾地。
这份“忙”,也让他和许多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官员有了公务上的交集----王维便在其中。
论性情,王维对外戚其实没什么好感。外戚的骄奢与弄权,他在朝中见得太多,心底不免存着几分不齿。
可杨国忠偏生不是那种全凭裙带作威作福的庸辈----这位杨相嘴上圆滑,手段凌厉,办起事来干脆利落,不少棘手事务交到他手里,竟都能周到完满地处理好。
两人初识时,不过是因公务上的一封文牍;几次交接下来,王维虽不至于与之称兄道弟,却也承认这是个能办事的人。
至于对方的外戚身份......他只当看不见。
因此,当杨国忠亲自带着堂弟登门时,王维虽有几分意外,还是笑着把人迎了进去。
天色清朗,春风入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