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盛唐:我靠挨打改写马嵬坡 > 第十七章 妙儿

靖安司西署校尉杨彦成落马的事情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长安的居民们只知道圣人不知道为啥在早朝时骂了杨慎矜一顿,并要求他家出个人来当那“荔枝使”。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

大伙都只当那杨慎矜实在倒霉,触了圣人的霉头,但如何触得的就众说纷纭了。

李泌最终也没从杨彦成嘴里撬出些什么有用的东西来,这人的嘴也是硬,因为他心里清楚,有些话不说,他最多也就是受点牢狱之灾,可真说出来了,恐怕就要殃及性命了。

但那位司丞也没什么表示,只是草草地把事情收了个尾就没再管了。此事之后,他是切切实实把西市的这支巡组控制在了手里,算是重大战果,他也不是什么不知足的人。

陈洝经此一事也算是立了功,李隆基也大方,直接把他升成了从六品下靖安司东署校尉,统管东市的五支巡组。

要说这大唐的管制也是奇葩,常有空缺不补、身兼数职的情况存在,而这靖安司东署校尉的职务先前便一直是空的,职权基本由靖安司司丞直接兼领。

原本空出来是因为靖安司内各方势力伸手太过严重,怕司丞势单力薄,才专门由此安排,但现在陈洝也算是证明了自己的忠心,又有李泌为其表功作保,自然就可以把这个位置补起来了。

王山虎也顺着从副组头成了组头,不过这位的晋升大抵也就到此为止了。

杨昱后来才知晓,这厮是逃犯出身,在山西老家杀了人,在长安被捕后被李泌捞出来当了不良人,这才成了他的心腹。

西署校尉那边也填进来了一个年轻人,年岁和陈洝、杨昱相仿,据说原本是去年武举的状元,但因为喝酒打架闹事损了声誉,虽然有人从中斡旋没让他蹲大牢,但也一直没被授职。

是叫做郭旰还是什么来着?杨昱没记清楚。

他自家心里头有点郁闷。

一起做事的王山虎和陈洝都升职了,就他一点功劳没算到头上。

当初陈洝就跟他说过了他跟着在外面跑是没功绩算的,他当时是说的不在意,但真告诉他一点功劳没有,他多少还是有些不快。

尤其是好哥们陈洝现在算他的上司了,这种落差感就更大了。

但他也不算没收获,那夜带回来的金叶子是实打实的落到他口袋里了,一点没少。他杨家偌大的家业,讲真的也不差他这点俸禄。

但再想到李泌说他要晋升就只能在值房里好好干文书熬资历,他就更加在心里埋怨自己老哥不干人事。

上班当值是不可能的,还不如还好练武呢。

以后找个机会让姐姐把自己塞进军中,他杨昱也要混个卫青霍去病的名声来。

不过说起来郭老头这两天心情倒是好的很,甚至偶尔还会去杨国忠的书房里一坐半天,那笑声是一点都没有掩饰。

杨昱也不知道他老人家到底在乐什么,只自顾自练枪。

陈希烈近日也是心情大好。

一方面是自家小儿子陈洝升职了,成了靖安司东署校尉,权力和地位都有了明显提升;另一方面,更让他兴奋的是,自己也即将迎来升迁的机会。

随着朝中局势愈发复杂,李林甫对李适之的攻势越发猛烈,李适之已然难以承受这沉重的压力。

这几年,李林甫不断拉拢和收买朝中官员,逐步削弱李适之的势力,甚至最近还说要“揭露”李适之与太子党人暗通款曲,传李适之企图谋逆的谣言。

太子和当今圣人间的矛盾是所有人都看得见却又碰不得的一块疤,就如同龙的逆鳞一样,谁碰谁便死。

“李适之图谋不轨,意欲助太子李亨篡夺皇位”的风声如今已经传的满城都是,朝堂内外的舆论压力,令李适之心力交瘁。

任他如何辩解,帝王的猜忌心也是没那么容易消除的,只要开了个猜疑的口子,就再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所以,若是再如此与李林甫对峙下去,恐怕难逃被斩首问斩的命运。深知时局险恶,李适之开始考虑举手投降,以求保全性命。

如此一来,宰相的位子便会空缺,坊间传言李林甫和李隆基看中的人选,正是陈希烈。

对此消息,陈希烈虽喜不自胜。

他每日依旧在朝堂上对李林甫唯唯诺诺,刻意维护着自己的低调与谦逊。

毕竟李林甫正是看重陈希烈性子软、容易掌控,才极力推荐他升任重职。

但李林甫并不知晓的是,哪怕李林甫不推荐他,李隆基也会考虑陈希烈接任宰相。他那小儿子陈洝就是交到李隆基手里的投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