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张哥条件的男生要享福了,要找个岳父有案底的老婆咯
说实话我不在乎案底,但是我怕她爸出来再犯
跟这个姐妹一比,我突然感觉我的家境也算可以了
“张哥,就因为我漂亮,所以一
夜色如墨,城市的霓虹在窗外交织成一片迷离的光影。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林川躺在床上,右眼还缠着纱布,药水的味道在鼻腔里挥之不去。医生说那白点叫“角膜溃疡”,得静养七天,不能用眼过度,更别提直播了。可他心里清楚,自己根本等不了那么久。
自从上个月误打误撞开启“情报刷新”能力后,他的生活就像被扔进了滚筒洗衣机转得停不下来。
每天睁开眼,脑海中就会自动刷新三条随机情报。有时是“某小区三单元五楼东户今晚十点会有人跳楼”,有时是“明天下午三点十七分,地铁二号线将发生轻微延误”。起初他以为是幻觉,直到他凭着一条“某网红奶茶店原料过期”的情报,在直播间怒怼品牌方,结果当晚市场监管局突击检查,视频冲上热搜第一。
从此,“林川预言家”成了直播圈的新梗。
可没人知道,这些情报来得毫无规律,也无法控制。而最诡异的是每当他说出某条情报并引发后果时,第二天的情报刷新数量就会多一条。说白了,能力在“进化”。
现在他已经能一天收到六条情报。
但代价是身体越来越吃不消。每次情报刷新,脑袋都像被人拿锤子敲了一下,耳鸣持续十几秒,眼前发黑。昨天凌晨两点,他甚至吐了一口血。
手机震动起来,是经纪人老周。
“林哥,星耀传媒想签你保底年薪八十万,外加分成”老周声音激动得发抖,“他们要给你做专场综艺,命运直播间,全国同步播出”
林川没说话,只是缓缓掀开眼罩。纱布下,那只眼睛已经红得吓人,像是有细小的血管在皮肤下蠕动。
他知道,不能再拖了。
因为今天早上刷新的情报中,有一条让他脊背发凉
今日第六条情报:三天后,你会死于一场看似意外的车祸。
不是模糊预警,不是概率事件,而是明确的时间、结果和性质。
“老周。”林川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帮我约一下她。”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你是说苏晚那个心理学博士你不是说她查不出来什么吗”
“以前查不出,是因为我没给她足够的线索。”林川坐起身,从床头柜抽出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过去三十天的情报内容,“现在,我准备告诉她全部。”
苏晚住在城南一栋老式公寓里,没有电梯,楼梯间贴满小广告。她开门时穿着宽松的米色毛衣,头发随意扎成马尾,镜片后的双眼带着几分倦意。
“你又来了。”她说,语气平静,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林川走进屋,反手关上门,直接把笔记本放在茶几上。
“这次我不是来测试心理抗压能力的。”他盯着她,“我是来求救的。”
苏晚皱眉:“你说过,你的超能力无法验证,也无法复制,我只是个研究异常心理现象的学者,帮不了你。”
“但你能看懂逻辑。”林川打开笔记本,“这一个月,我记录了187条情报。其中63条已被证实,准确率100。它们不是预感,不是巧合,是有规则的信息流。而且它在变强。”
他翻到最新一页,指着那条关于“三天后车祸致死”的情报。
“我知道你看我像疯子。可如果我说,我已经开始怀疑,这个能力不是天赋,而是某种植入”
苏晚瞳孔微缩。
“植入”
“对。”林川压低声音,“每次我使用情报获利,它的反馈就更强。就像程序升级。而且,我发现了一个规律所有被我改变的事件,原本都有监控缺失或证据模糊的情况。仿佛有人希望我介入。”
苏晚慢慢坐下,手指轻轻抚过纸页上的字迹。
“你还记得第一次获得情报是什么时候吗”
“上个月十三号,晚上八点四十二分。”林川闭上左眼,“我当时正在直播相亲环节,系统突然弹出一条提示:对面女生包里有窃听器。我随口说了出来,结果她当场翻包,真的找到了微型录音笔。观众炸了,我也懵了。”
苏晚忽然抬头:“那天是你第几次直播”
“第三次。”
“之前两次呢有没有奇怪的事发生”
林川一怔,随即回忆道:“第二次直播结束时,平台数据显示我在线人数是两万,可后台记录显示只有三千我以为是数据错误。”
苏晚眼神骤然锐利:“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从第一次直播开始,你就已经被选中了”
空气仿佛凝固。
窗外一阵风掠过,窗帘轻扬,月光斜照在墙上的一张照片上那是苏晚导师团队的研究项目合照,角落里有个模糊的身影,戴着口罩,穿着白大褂,胸前名牌被遮住一半,只能依稀辨认出两个字:林氏。
林川猛地站起身:“这张照片什么时候拍的”
“三年前。”苏晚声音很轻,“脑机接口初期实验阶段。我们尝试通过神经信号传输信息,但受试者全部出现严重副作用,项目被迫终止。唯一成功的案例是个代号x7的志愿者。”
她顿了顿,目光直视林川:“他失踪了。档案被封存,连我都查不到名字。但我记得他的编号纹身在左肩胛骨下方,一朵逆十字火焰。”
林川缓缓卷起衣服。
皮肤上,那朵火焰清晰可见。
两人同时陷入死寂。
“不可能”林川喃喃,“我不记得这些我明明是普通大学毕业,做了两年销售才转行做主播”
“记忆可以被修改。”苏晚冷静地说,“尤其是当大脑成为信息接收终端的时候。你所谓的情报刷新,很可能根本不是预测未来,而是接收来自某个系统的指令一个仍在运行的、非法的脑波传输网络。”
林川只觉得寒意从脚底窜上头顶。
如果真是这样,那他根本不是“觉醒者”,而是“终端机”。
而那个即将发生的车祸或许并不是死亡预告,而是“系统”在清理失控节点。
“我们必须找到源头。”苏晚起身走向书柜,取出一台老旧的硬盘播放器,“这是我偷偷备份的原始实验日志。里面有x7最后一次接入系统的记录时间正是你第一次收到情报的时刻。”
屏幕亮起,一行代码浮现:
接入协议启动
终端id:x7
信号源定位:未知加密跳频
数据包类型:紧急重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