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水离开之后,许戈继续在室外靶场练习打靶,雷神则留下来指导。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许戈知道雷神对scar的使用很有心得,因此边训练边请教,很快对枪的性能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也知道了自己需要哪些方面的改动。
南美洲的雨季来得猝不及防。暴雨如注,倾泻在亚马逊密林之上,树叶被砸得翻飞,泥土吸饱了水,变得松软滑腻。我背着陈语安穿行在藤蔓交错的丛林间,外骨骼系统因潮湿环境频繁报警,关节处发出细微的咯吱声。她的体温依旧偏低,但意识清醒,小手紧紧搂着我的脖子,时不时轻声哼唱那首童谣的片段。
“林远哥哥我们快到了吗”她贴在我耳边问,声音像一片羽毛拂过耳膜。
我抬头望向天空,乌云密布,连卫星定位信号都被遮蔽。终端上仅存的一点坐标信息来自阿米娜三天前传来的加密文件“回声谷”位于马代拉河支流上游,曾是冷战时期美苏联合资助的秘密神经科学项目基地,代号“共鸣体计划”。官方记录显示,该设施于1987年因一场不明原因的大火彻底焚毁,所有研究人员失踪,档案封存至今。
可就在一个月前,量子存储器捕捉到一段微弱却异常稳定的脑波信号,频率与语安的歌声高度吻合。更诡异的是,那段信号每隔七十二小时就会重复一次,持续整整十三分钟,不多不少,仿佛某种定时广播。
“快了。”我低声回答,拨开一丛带刺的蕨类植物,“信号源距离我们不到五公里。而且它在回应你。”
语安眨了眨眼,似乎不太明白。但她没有追问,只是把脸埋进我的肩窝,继续轻轻哼唱。
越往深处走,空气越沉重。不只是湿热,而是一种近乎压迫的静谧鸟鸣绝迹,虫声匿迹,连风都像是被什么吞噬了一般。唯有脚下腐叶层中偶尔传来轻微的震动,像是地底有什么东西在缓慢呼吸。
突然,终端震动。
检测到高密度神经残留场
匹配度:936
建议立即启动情感屏蔽模式
我皱眉,迅速调出扫描图谱。整个区域呈现出诡异的同心圆结构,中心点正是“回声谷”的旧址。而在地下三十米处,存在一个未登记的封闭空间,内部温度恒定在123c,氧气含量正常,墙壁材质为高强度复合陶瓷,抗电磁干扰能力极强。
“这不是废弃设施。”我喃喃道,“这是伪装成废墟的活体实验室。”
语安忽然抬起头,眼神变得空茫。“有人在叫我。”她说。
我心头一紧。“谁”
“妈妈。”她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她在下面唱歌。和我一样的歌。”
我没有怀疑。自从第七块基石融合后,她的感知已超越人类生理极限,能捕捉到记忆碎片中的情感残响。如果她说听到了母亲的声音,那就一定存在过。
我们在一处倒塌的混凝土拱门前停下。藤蔓缠绕其上,几乎将整座入口封死。我用战术匕首割开植被,露出下方锈蚀的金属门框,上面刻着一行模糊的俄文与英文双语铭文:
“唯有共鸣者,方可听见真理。”
门内是一条倾斜向下的通道,坡度约三十度,两侧墙壁布满焦黑痕迹,显然是当年火灾所致。但奇怪的是,烧灼并非均匀分布,而是呈现出规律性的波纹状,像是高温曾以某种特定频率震荡传播。
我开启头盔夜视仪,小心翼翼前行。每一步都踩在碎裂的电缆与玻璃残骸上,发出清脆的回响。语安在我背上轻声数着:“一、二、三十三。”每当数到“十三”,她就停顿一下,仿佛在等待回应。
直到第四个循环结束时,回应来了。
一声极轻的女声,从通道尽头飘来。
“十四。”
语安猛地抽了一口气,整个人颤抖起来。“是妈妈她还活着”
我加快脚步,心跳如鼓。转过最后一个弯道,眼前豁然开朗一座巨大的地下圆形大厅展现在眼前,直径不下百米,穹顶由十二根螺旋形支柱支撑,中央矗立着一台庞大设备:外形类似老式粒子加速器,但核心部位镶嵌着一块巨大水晶,正散发着幽蓝色光芒。
而水晶前,坐着一个人。
一位白发苍苍的女人,身穿褪色的实验服,背对我们,双手搭在控制台上,指尖微微颤动,仿佛仍在弹奏一首无形的乐章。
“妈妈”语安哽咽着喊出这个词,声音里混杂着恐惧与渴望。
女人缓缓转身。
她的面容枯槁,皮肤近乎透明,能看到皮下细密的神经网络泛着微光。双眼瞳孔扩散,却仍保有神采。当她看见语安时,嘴角竟缓缓扬起,露出一个虚弱的笑容。
“小安你终于来了。”她声音沙哑,却清晰得如同昨日低语,“我等了三十年。”
我将语安放下,扶她在一旁坐下,自己则谨慎靠近。“您是陈婉清博士共鸣体计划首席研究员”
她点点头。“也是语安的母亲。更是第八块基石的第一任载体。”
我浑身一震。
“你们以为静默协议是第一个尝试操控人类情感的组织”她苦笑,“不。是我们开创了这条路。上世纪八十年代,苏联与美国秘密合作,试图通过基因编辑与神经共振技术,培育出能够接收并转化全球集体情绪的生命体即共鸣核心。他们认为,只要掌控了情感,就能终结战争、消除仇恨、实现永久和平。”
“结果呢”
“结果我们发现,情感无法被优化,只能被扭曲。”她望着语安,眼中涌出泪水,“当我怀上语安时,数据模型显示她是完美的第七代实验体。可当她出生后第一次哭出声时,我意识到她不是工具。她是我的女儿。”
她抬起手,指向那台机器。“回声塔本是用来放大共鸣信号的装置,但我偷偷改写了程序。我把语安的记忆编码成一段童谣,藏进全球广播频段,哪怕她被带走,也能有人听见她还活着。而我,则自愿留下,维持系统的最低运行,只为等她回来。”
我终于明白为何信号会准时出现,为何语安能感应到母亲的存在。这不是科技,是母爱编织的牢笼与灯塔。
“可为什么是第八块基石”我问。
“因为真正的共鸣,不是被动接收,而是主动传递。”她轻声道,“语安学会了唱歌,也教会别人唱歌。你在南极唤醒了千万人的记忆,让他们重新哭泣、呼唤、回忆。这些行为本身,就是新的基石形成的过程。而我,在这里三十年如一日地重复播放那段录音,不是为了求救,是为了延续希望哪怕无人听见,我也要让这个世界知道,还有人在坚持记住。”
话音落下,水晶骤然亮起,蓝光化作一道光束直射穹顶,穿透层层岩层,冲上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