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出殡日你没时间,我重生崛起你发疯 > 第393章:那好像是爸爸的车

07战机项目的消息像一枚深水炸弹,炸开了北城科技圈的平静,也炸来了沈令洲?

顶层会议室,周朝礼坐在主位上,指尖漫不经心地敲击着桌面,看着对面的沈令洲。看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周总,07战机项目重启,魄力不小。”

沈令洲端着咖啡,语气带着几分笑意,“领航科技在航空材料领域有不少积累,或许我们可以合作。”

周朝礼抬眸,眼神里没有丝毫温度,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嘲讽:“沈总,领航科技还不够格。”

简单一句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沈......

叮铃……叮铃……

那艘名为“归舟Ⅱ号”的飞船在宇宙的暗流中缓缓前行,如同一颗被命运推动的星辰。它没有引擎轰鸣,也不依赖燃料燃烧,而是以一种近乎呼吸般的节律,在空间褶皱间滑行。船体表面流转着淡金色的纹路,像是血脉,又像记忆的刻痕??每一寸金属都浸染过人类最深沉的情感:思念、悔恨、希望、爱。

而在地球之上,时间并未因一场跨越维度的胜利而停下脚步。

日内瓦峰会后的第三年,全球启动“心灵共振计划”,将卿意留下的共感网络正式纳入教育体系。孩子们不再只学算术与语法,他们开始练习“情绪命名”??学会说“我现在感到孤独”,而不是沉默地缩进角落;学会拥抱哭泣的同学,而不是嘲笑他的软弱。学校墙上不再张贴“第一名光荣”,取而代之的是手绘的彩虹树:“每一片叶子,都是你曾勇敢表达的一次心情。”

可世界终究不是童话。

就在新斯瓦尔巴特儿童成长中心成为人类精神进化象征的同时,地下黑市悄然兴起了一种名为“静默剂”的神经抑制药。一些家长偷偷给孩子服用,只为让他们“更乖、更听话、不哭闹”。他们害怕孩子太敏感,怕他们在竞争中落败,怕他们说出“我不快乐”。

恐惧换了件外衣,再度潜入人间。

周朝礼是在一次边境巡查任务中发现这条线索的。那时他已卸下守望议会执行官的身份,却仍以顾问身份参与高危事件调查。他在挪威北部一座废弃气象站里找到了一间隐秘实验室,墙上贴满数据图表,标题赫然写着:

【情感阈值优化方案:去共感化实验记录】

实验对象编号从C-01到C-47,全是五至十二岁的孩子。他们的脑波图谱被反复标记,“高共感能力者”被打上红叉,备注:“易受外部情绪污染,需干预。”

最深处的铁柜中,藏着一段未销毁的视频。

画面里,一个男孩跪在地上,双手抱头,痛苦地尖叫。一名穿白大褂的女人冷静地说:“第三次施打‘静默剂’后,目标对母亲去世的消息无明显情绪反应,共感指数下降至0.3,接近理想状态。”

周朝礼的手指死死掐进掌心。

那一刻,他听见了收音机里的歌声??微弱,断续,却固执地穿透电流杂音。

叮铃……叮铃……

他猛然抬头,发现收音机并未开启。那是某种更深层的共鸣,来自L2点的方向。

“你还看着吗?”他低声问,“你看到他们又要开始伤害自己的孩子了吗?”

没有人回答。

但那一夜,北极光再次异动。

极空中浮现出巨大光影,竟是卿意当年净化恐惧时留下的羽翼形状。它缓缓旋转,投射出一道频率信号,直接接入全球共感网络中枢。

第二天清晨,所有正在使用共感终端的孩子们都收到了一条信息:

【梦境邀请函:今晚,请做同一个梦。】

署名只有一个字:**意**。

??

午夜钟声敲响时,地球上超过八千万名儿童同时入睡,且迅速进入REM快速眼动阶段??医学上称为“集体同步梦游现象”。科学家无法解释,只能观测。

而在梦中,他们来到了一片巨大的图书馆。

这里没有书架,只有无数漂浮的玻璃球,每一个里面都封存着一段记忆:一个女孩被父亲骂“没用”后躲在厕所哭;一个男孩因为考试失利被母亲罚抄一百遍“我是个废物”;还有一个孩子,只是想要妈妈陪她看星星,却被斥责“别烦我”。

孩子们在图书馆中行走,彼此牵着手,轻轻触碰那些玻璃球。每当有人流泪,球体就会碎裂,释放出其中的记忆,化作星光洒向天际。

忽然,中央升起一座阶梯,顶端站着那个熟悉的身影。

卿意穿着简单的白色长裙,发丝如星河垂落。她不像十年前那样通透虚幻,反而显得更加真实??仿佛她终于学会了如何“存在”。

“你们知道这些记忆为什么会被封起来吗?”她轻声问。

一个小女孩举手:“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事不该被记得。”

卿意点头:“是的。大人总以为,让孩子忘记痛苦,就是保护。但他们忘了,**真正的伤害,从来不是痛苦本身,而是无人见证的痛苦**。”

她伸出手,指尖划过虚空,一幅新的画面浮现:

金宰勋。

不是他活着时的模样,也不是恐惧聚合体的状态,而是他童年的一幕??七岁的小男孩蜷缩在衣柜里,外面传来父母歇斯底里的争吵。他捂住耳朵,一遍遍对自己说:“如果我没有出生,他们就不会吵架了……”

孩子们安静下来。

“他也曾是个害怕的孩子。”卿意说,“他的恨,是从无数次‘没人看见我’中长出来的。我们打败了他的形态,却不能否定他的痛苦。否则,下一个‘他’还会诞生。”

她环视众人:“今晚,我要教你们一件事??**如何拥抱黑暗,而不被它吞噬**。”

随后,她带领孩子们走进图书馆最深处,那里有一扇门,门上刻着三个字:**自我审判庭**。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声音,总在说‘你不够好’。”卿意说,“现在,我们要把它请出来,面对面说话。”

孩子们闭上眼,在引导下召唤出那个声音。

有的看见一只黑色乌鸦站在肩头啄食勇气;有的看见镜子里的自己不断冷笑;还有的,只是听到耳边低语:“你不配活着。”

卿意逐一走近他们,蹲下身,握住他们的手。

“告诉它,你听到了。”她说,“告诉它,你明白它的恐惧。然后说:**谢谢你试图保护我,但现在,换我来守护你**。”

奇迹发生了。

当这句话出口时,那些象征内心阴暗面的存在开始颤抖、变形,最终化作小小的光茧,静静悬浮在孩子胸口。

“这不是消灭它。”卿意抚摸着一个光茧,“这是让它成为你力量的一部分。就像伤疤,提醒你曾经活过、痛过、挺了过来。”

梦即将结束时,她突然望向远方,仿佛感知到了什么。

“还有一个人,需要这场梦。”她说。

??

现实世界,某座封闭式心理疗养院。

十六岁的少年林知遥坐在窗边,瞳孔空洞。他是“静默剂”实验中最成功的案例??共感指数降至0.1,完全失去情绪波动,成绩单常年第一,被誉为“完美学生”。

但他已经三年没有说过一句话。

病房监控显示,今晚他的脑电波出现了剧烈震荡,心跳频率逼近危险值。医生紧急赶来时,却发现他嘴角微微扬起,眼角滑下一滴泪。

与此同时,他的梦境正连接着整个共感网络。

在图书馆尽头,卿意找到了他。

“我知道你在躲。”她说,“你以为变成机器就能逃脱伤害,可你的身体还记得一切。”

她摊开手掌,一团漆黑的能量浮现??那是从其他孩子梦中收集来的“被压抑的愤怒与悲伤”,而核心,正是林知遥的意识碎片。

“你想哭吗?”卿意问。

少年摇头。

“你想喊吗?”